“紫薇门下逢宣使”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紫薇门下逢宣使”出自明代刘基的《有感》,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ǐ wēi mén xià féng xuān shǐ,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紫薇门下逢宣使”全诗

《有感》
浪动江淮战血红,羽书应不达宸聪。
紫薇门下逢宣使,新向湖州召画工。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有感》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有感》

浪动江淮战血红,
羽书应不达宸聪。
紫薇门下逢宣使,
新向湖州召画工。

中文译文:

江淮的战场波涛翻滚,战斗中的血染红了江水,
我写的信凭羽毛传送,或许无法传达给皇帝的耳朵。
在紫薇门下,我遇到了前来传旨的使者,
他让我前往湖州,接受皇帝的命令,去担任画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作品,以战争和政治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期的感慨和思考。

诗的开头描述了江淮地区战场的景象,用"浪动"形容战争的激烈,"血红"则象征着战斗的残酷和血腥。这里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凸显出时代的动荡和不安。

接着,作者提到自己以书信的形式将消息传递给皇帝,但他怀疑这些信件是否能够传达到皇帝的耳朵。这里暗示了信息传递的不确定性和官僚体制的繁琐,表达了作者对权力中心的怀疑和自己在局势中的无力感。

在下半部分,诗中出现了紫薇门和宣使。紫薇门指的是明代皇帝的宫门,宣使则是皇帝派来传达口谕的使者。作者在紫薇门下遇到了宣使,得知皇帝召唤他去湖州担任画工。这里湖州被视为一个新的岗位,作者或许感到对于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认可,但也有可能是在战乱中被迫离开原居地。

整首诗通过具象的战争景象和隐喻的官场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感叹和对权力体系的思考。同时,描绘了诗人的个人遭遇和命运起伏,展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紫薇门下逢宣使”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ǒu gǎn
有感

làng dòng jiāng huái zhàn xuè hóng, yǔ shū yīng bù dá chén cōng.
浪动江淮战血红,羽书应不达宸聪。
zǐ wēi mén xià féng xuān shǐ, xīn xiàng hú zhōu zhào huà gōng.
紫薇门下逢宣使,新向湖州召画工。

“紫薇门下逢宣使”平仄韵脚

拼音:zǐ wēi mén xià féng xuān shǐ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紫薇门下逢宣使”的相关诗句

“紫薇门下逢宣使”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紫薇门下逢宣使”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紫薇门下逢宣使”出自刘基的 (有感),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