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听南山起怒雷”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忽听南山起怒雷”出自宋代林景熙的《纳凉》,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ū tīng nán shān qǐ nù léi,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忽听南山起怒雷”全诗

《纳凉》
黄卷无端作睡媒,火云万朵郁崔嵬。
暑如酷吏何当去,薰自重华知几来。
脚踏层冰思远壑,手遮赤日厌飞埃。
披襟坐石不能夜,忽听南山起怒雷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林景熙)

林景熙头像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纳凉》林景熙 翻译、赏析和诗意

《纳凉》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作品。这首诗以夏日的炎热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炎炎夏日寻找凉爽的场景,表达了对炎夏的不满和对清凉的渴望。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分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卷无端作睡媒,
火云万朵郁崔嵬。
暑如酷吏何当去,
薰自重华知几来。
脚踏层冰思远壑,
手遮赤日厌飞埃。
披襟坐石不能夜,
忽听南山起怒雷。

诗意分析:
《纳凉》这首诗在描绘夏日炎热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炎夏的不满和对清凉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感受来传达作者的情感。

第一句描述了炎热的夏天,使用了“黄卷”来形容闷热的空气,这种感觉使人难以入眠。第二句以“火云万朵郁崔嵬”来描绘炎热的景象,形容烈日如同火焰般燃烧,强调了炎夏的艳烈和不舒适。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暑天的不满和对凉爽的期盼。作者将酷热的天气比作残暴的官吏,询问何时才能离去。而凉风却无法及时吹拂,使人渴望着清凉与宜人的气候。

第五句以“脚踏层冰思远壑”来表达对清凉环境的向往。这里的“层冰”暗示着凉爽的感觉,而“远壑”则暗示着幽静的山谷,使人心生遐想。

接下来的两句继续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不满,以及对清凉环境的渴望。作者用“赤日”来形容炎炎夏日的阳光,手遮之下,仍感到飞扬的尘埃,反映了炎热天气给人带来的不适感。

最后一句以“南山起怒雷”作为诗的结尾,突然出现的雷声传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焦躁,也可以理解为对炎夏天气的不满的宣泄。

赏析:
《纳凉》这首诗从炎热的夏天出发,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感受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炎夏的不满和对凉爽的渴望。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对火云、赤日等形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炎热的气氛和作者的情感体验。

诗中的几个意象都与炎热相关,如“黄卷”、“火云”、“赤日”等,这些形象使得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夏日的炎热。同时,诗中也通过对清凉景象的描绘,如“层冰”、“远壑”等,展示了作者对凉爽环境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夏日酷热的不满和对凉爽的向往。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鲜明,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同时也通过对比炎热和清凉的景象,凸显了作者情感的对立和冲突,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首诗通过对夏日酷热的描绘,以及对清凉环境的渴望,使读者能够共鸣和体悟到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引发了对自然与人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忽听南山起怒雷”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nà liáng
纳凉

huáng juǎn wú duān zuò shuì méi, huǒ yún wàn duǒ yù cuī wéi.
黄卷无端作睡媒,火云万朵郁崔嵬。
shǔ rú kù lì hé dāng qù, xūn zì zhòng huá zhī jǐ lái.
暑如酷吏何当去,薰自重华知几来。
jiǎo tà céng bīng sī yuǎn hè, shǒu zhē chì rì yàn fēi āi.
脚踏层冰思远壑,手遮赤日厌飞埃。
pī jīn zuò shí bù néng yè, hū tīng nán shān qǐ nù léi.
披襟坐石不能夜,忽听南山起怒雷。

“忽听南山起怒雷”平仄韵脚

拼音:hū tīng nán shān qǐ nù léi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忽听南山起怒雷”的相关诗句

“忽听南山起怒雷”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忽听南山起怒雷”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忽听南山起怒雷”出自林景熙的 (纳凉),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