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麻姑的诗句(《麻姑观瀑记阅读答案及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1.《麻姑观瀑记阅读答案及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麻姑观瀑记登麻姑,过半山亭,折而百步许,有声骤起于涧,轰轰然。

予诧曰:“雷也。”客笑曰:“非也。”

已更折百步,有物摇扬天际,下属崖壁,皓然一色。予诧曰:“雪也”。

客又日:“非也。” 夫雷必雨俱,而雪非江寒不有。

今方霁矣,而时则暑也,胡为乎雪乎?彼轰然者何也?更前数十步观之,非雪也,瀑也,其声则瀑之坠石而舂于崖壑之间也。予之言谬矣。

时予酣不自已,乃逐蹑微磴下,猿引贯丛石,抵溪之受瀑处,欲细观其曲折。至则寒风扑面,俄顷侵肌骨。

崖端蓬勃澎湃,崩雪卷玉,余气作烟雨数十丈,盘舞喷薄,天日为噎。 崖下石矶层错,奔涛疾激,稍失足,且逐浪去。

予数呼客返,辄不应。客复把余往,顾盼崖石,若有所指画。

予见其鬓颊张动,亦终不闻其语,乃大笑。既退,语客:“予于霁知其不为雷,于暑知其不为雪。

万一过此,而适当冥晦与夫阴凝栗烈之候,雷与雪亦乌可辨哉?夫雷以气震,非著鼓钟柷敔之有质可名;而雨之结为雪,雪之泮为水与瀑,一族也。 予言果谬哉?”客笑不复应。

是山之奇以泉,泉以瀑。当隆、万时,守相有爱而振之者,更为亭台花石之属点染之,观益壮。

杖履冠盖,晨夕交道路。至于今而残坏极矣,向所玩者,委诸宿莽,而不可问矣,仅盘石间一古柳亦且斩艾不留余蘖,山之兴废则有时哉。

虽然,观可改,瀑不可改。亭台花石之属,近数岁,远数十岁,而瀑之寿千秋也。

夫果千秋也,则数岁数十岁之兴废,直未足以喧寂之矣。 是日,境甚幽,观甚晰。

所谓客,赵子淳生、玉衡,凡三人。(选自明代徐芳《悬榻编》,有改动)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折而百步许 许:左右B.予之言谬矣 谬:错误C.余气作烟雨数十丈 作:化作,成为D.向所玩者,委诸宿莽 委:委顿,疲惫5.各组句子中,分别描述麻姑瀑布“声如雷”和“形似雪”的一组是(2分)A.有声骤起于涧,轰轰然 至则寒风扑面,俄顷侵肌骨B.予见其鬂颊张动,亦终不闻其语 有物摇扬天际,下至崖壁,皓然一色C.其声则瀑之坠石而舂于崖壑之间也 崖端蓬勃澎湃,崩雪卷玉D.崖下石矶层错,奔涛疾激 雪之泮为水与瀑,一族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篇游记比喻生动,绘声绘色,将麻姑瀑布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文章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B.观瀑归来,作者向客人指出,瀑布声如雷,形似雪的说法有些道理。

如果赶上天气晦暗,阴冷结冰寒风刺骨的日子,这种感觉会更强烈。C.作者在麻姑欣赏到瀑布美景,很是喜欢,想走到近处仔细观赏,途中还看到猿猴在山石间攀援穿行。

D.麻姑瀑布闻名于世,一时游人络绎不绝。而今亭台残坏,游客稀少,而泉瀑不因人事而废替,依然气势恢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予数呼客返,辄不应。

客复把余往,顾盼崖石,若有所指画。 (3分)(2)虽然,观可改,瀑不可改。

亭台花石之属,近数岁,远数十岁,而瀑之寿千秋也。(3分)。

2.1. 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坏春露冷如水

谒山

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二十五径;可"八庚九青十蒸"通押。

从来系日乏长绳,

⊙○●●●⊙○

水去云回恨不胜。

●●○⊙●⊙△

欲就麻姑买沧海,

●●○○●○●

一杯春露冷如冰。

●○○●●⊙△

【注释】:

麻姑: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她自称曾在短时间内三见沧海变为桑田。

【赏析】:

一开头就把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到人们面前。正因为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止,望见逝川东去、白云归山的景象,不免令人感慨,中心怅恨,无时或已。由系日无绳之慨,到水去云回之恨,感情沉降到最低点,似乎已经山穷水尽,诗人却由“恨”忽生奇想,转出一片柳暗花明的新镜。

“欲就麻姑买沧海。”这里即因此而认定沧海归属于麻姑,并想到要向麻姑买下整个沧海。乍读似觉这奇想有些突如其来,实则它即缘“系日乏长绳”和“水去云回”而生。在诗人想象中,“逝者如斯”的时间之流,最后都流注汇集于大海,因而这横无际涯的沧海便是时间的总汇;买下了沧海,也就控制占有了全部时间,不致再有水去云回之恨了。这想象,天真到接近童话的程度,却又大胆得令人惊奇;曲折到埋没意绪的程度,却自有其幻想的逻辑。

末句更是奇中出奇,曲之又曲。沧海究竟能不能“买”?诗人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幻觉似地在读者面前推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形象—— 一杯春露冷如冰。刚刚还展现在面前的浩渺无际的沧海仿佛突然消失了,只剩下了一杯冰冷的春露。

这是对宇宙事物变化迅疾的极度夸张,也是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极度夸张。一个“冷”字,揭示出时间的无情、自然规律的冰冷无情和诗人无可奈何的失望情绪。诗中那种“欲就麻姑买沧海”的奇异而大胆的幻想,“一杯春露冷如冰”的奇幻而瑰丽的想象,却充分体现出诗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奇幻的想象和构思,颇似李贺,可以看出李贺对李商隐的影响。

【评析】:

题称“谒山”,即拜谒名山之意。从诗中所抒写的内容看,当是登高山望见水去云回日落的景象有感而作。将一个古老的题材写得这样新奇浪漫,富于诗情,也许正可以借用和诗人同时的李德裕说的一句话来评价:“譬诸日月,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此所以为灵物也。”

时间的流逝,使古往今来多少志士才人慷慨悲歌。李商隐这首诗,所吟咏慨叹的尽管还是这样一个带有永恒性的宇宙现象,却极富浪漫主义的奇思异想,令人耳目一新。

【话外音】:

神话中的麻姑曾经发现,蓬莱仙山一带的海水比不久前又浅了一半,大概沧海又一次要变成陆地了。诗人抓住这一点加以发挥,将沧海变桑田的过程缩短为一瞬间,让人意识到这眼前的一杯春露,不过是浩渺的沧海倏忽变化的遗迹,顷刻之间,连这一杯春露也将消失不存了。

有人曾指出诗中买沧海的设想和李贺《苦昼短》中“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的意思差不多,而“一杯春露冷如冰”的诗句则是点化李驾《梦天》“一泓海水杯中泻”的句子,这是非常精辟的比较分析。

【集评】:

傅玄《九曲歌》说:“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长绳系日,是古代人们企图留驻时光的一种天真幻想。但这样的“长绳”又到哪里去找呢?傅诗说“安得”,已经透露出这种企望之难以实现;李诗更进一步,说“从来系日乏长绳”,干脆将长绳系日的设想彻底否定了。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贡献者(共1名):

kafei228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0条):发表评论>>

有关麻姑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