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藤的诗词(1001首)

541 《龙树岩》 宋·黄非熊

碧岩孤立啸□峰,高状藤萝十里松。
三面石山横叠嶂,一株松树倒蟠龙。
风雷聒地涛声烈,日月摩空翠景重。
凭仗高僧好珍重,看他雷雨化灵踪。

542 《清音洞》 宋·黄非熊

群山如削水如渑,一洞清音气味凝。
风送松声归远壑,日移猿影下垂藤。
林僧倚杖看泉脉,野客横琴坐石稜。
回首碧岩钟动处,云台犹在最高层。

543 《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 宋·黄榦

寒岩突兀山之阿,足履危磴攀藤萝。
岩下清泉响环佩,岩前古木交枝柯。
当中洞门忽开豁,上有石屋高嵯峨。
乾坤开关已呈露,换神守护频挥呵。

544 《游招真观》 宋·黄杞

溪旁老子宫,古松奋苍鬣。
修迳烟霏深,中岩祠像设。
崖头流云漫,千丈藤萝结。
猿猱跃其间,手疑攀日月。

545 《法安院》 宋·黄顺之

瘦藤拄到古韬光,分得山僧半榻凉。
幽鸟一声春梦断,湿云漠漠护残香。

546 《梅》 宋·晃冲之

素月清溪上,临风不自胜。
影寒垂积雪,枝薄带春冰。
香近行犹远,人来折未曾。
江山正萧瑟,玉色照松藤。

547 《回憩翠蛟亭》 宋·孔元忠

引领篮舆上翠微,众山回首觉平低。
棲真洞口云初合,大涤峰头日末西。
新笋暗抽穿木叶,古藤虬结跨沙堤。
蛟亭雨后泉声急,万鼓喧豗拥涧蹊。

548 《长庚绍兴十九年七月十九日尝游阳华后十有二》 宋·李长庚

阳华近七里,不到余十年。
乃知声名锁,能障山水缘。
今日与邻曲,胜游追斜川。
瘦藤穿荦确,一叶弄潺湲。

549 《题武陵护戎林亭》 宋·李含章

修篁簇径出林椒,可与游人避俗嚣。
曲槛隔花安笔砚,小窗延月伴箪瓢。
红藤引蔓移山豆,绿叶分葩植水蕉。
到此每怜清气别,可堪寒夜雨潇潇。

550 《元夕雨》 宋·李揆

山县逢元夕,东风雨溅灯。
渔篝临远浦,鬼火附寒藤。
酒市可罗雀,官僚皆曲肱。
狂歌吾老矣,犹记旧时能。

551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 宋·李若水

长藤呵路多公侯,我辈不应来宦游。
平生游涎向云水,此心已往形独留。
黄沙霏霏乌帽底,三载长安饱尝此。
何如闲把一茎丝,坐钓澄江月明里。

552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 宋·李若水

自怜无骨可封侯,漫来学省陪英游。
逸兴未忘河朔饮,羁踪已分周南留。
久负云山竟缘底,百指饥寒良坐此。
鬓毛苍苍已难拣,何时却到云山里。

553 《游广胜寺东岩》 宋·李庭

年来百念如寒灰,老眼慵向时人开。
犹有爱山缘未断,芒鞋信步东岩隈。
东岩幽胜甲晋境,寒藤古木生苍苔。
谁凿云根汇海眼,惊波深泻如奔雷。

554 《台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 宋·林宪

老树半藤萝,野色入窗户。
空明浮屋梁,萧爽发幽趣。
晚凉进微风,平江泻烟露。
露久山月来,蝉声发高树。

555 《刘龙洲祠》 宋·凌万顷

尝随荐鹗上天阍,肯信荒山泣断魂。
百岁光阴随酒尽,一生气概只诗存。
冢倾平地藤萝合,碑倚空岩雾雨昏。
纵是纸灰那得到,落花寒食不开门。

556 《水帘洞》 宋·留筠

九天飞坠水晶垂,不着人间一点埃。
六月惊蜚霜色皎,四时长作雨声来。
春晴野燕飞难入,月冷山风吹不开。
我欲倚藤看空翠,凭谁挂向白云堆。

557 《化成岩》 宋·陆经

交臂寻幽岁已残,瘦藤枯石重跻攀。
忽逢晴洞龙开室,冷瞰寒溪玉绕山。
猿鸟窥人知旧识,藤萝引迳入无间。
游车自向红尘去,日暮老僧催闭关。

558 《资国院》 宋·罗之纪

倦逢磐石手摩挲,横压乌藤漫啸歌。
烟崦坡陀青玉案,寺山缥缈白云窝。
纸窗竹屋小盘礴,林影溪光相盪磨。
试共老僧参此意,一声唤醒读书魔。

559 《纸衾三首》 宋·沈说

碎捣霜藤月下砧,清泉泻出簟纹匀。
老翁采药归来晚,剪得山南半段云。

560 《纸衾三首》 宋·沈说

一幅新裁碧涧冰,野人留客宿云层。
山房恰好松醪熟,夜半无眠话葛藤。

* 关于山藤的诗词 描写山藤的诗词 带有山藤的诗词 包含山藤的古诗词(10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