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性的诗词(1486首)

161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宋·吴芾

游鱼跳水面,幽鸟啭山腰。
各随飞潜性,人犹恋市朝。

162 《叶性之有诗纪十五夜之集因用来韵》 宋·吴芾

人生重行乐,乐事古难全。
有如天边月,多阙还少圆。
又如牛女星,会合动经年。
今夕群贤集,定知非偶然。

163 《病中谢三山问讯》 宋·李石

我昔择师友,所至多朋俦。
道义自然合,如以胶漆投。
一官既已得,势利寻戈矛。
向者市道交,日亲成日讎。

164 《峡中》 宋·李石

峡水方中驻,归舟溯蜀门。
竹枝声处处,梅蕊雪村村。
来去山峦笑,啼号地主恩。
幸然穷性命,不必赋招魂。

165 《峡中赋百韵》 宋·李流谦

振奇欲何夸,颇疑造物者。
两山擘其间,放此江东泻。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坏冶。
疏凿著夏书,固自人力假。

166 《刘蜕唐大中时人文冢在兜率寺予尝读孙樵自序》 宋·李流谦

诏书尝下大中朝,不闻称蜕但称樵。
牺樽弃沟俱害性,此理要以达观超。
封文为冢嬉笑怒,恚不人知妨鬼妒。
高岸为谷谷为陵,磨灭可无千载虑。

167 《送仲弥性赴蕲水》 宋·李洪

中兴岳牧任词人,分虎初班楚泽春。
四纪才名文价重,一麾江海玺书新。
眷深丹扆虚前席,祖意黄梅试问津。
报政宁需外庸讫,遄归清禁掌丝纶。

168 《远斋顷寄在湖日所作三诗舟中次韵》 宋·赵蕃

向来吴楚隔,书札苦难通。
信与衢相接,我归公亦同。
寓怀须酒圣,适意岂诗穷。
情性思陶冶,吾宁较拙工。

169 《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 宋·汪莘

彻骨寒谁觉,回骸暖自醒。
直须人悄悄,方得物亭亭。
性伏涵三极,心开烛万灵。
有僧肥臃腫,怪我瘦竛竮。

170 《中秋月五首》 宋·汪莘

诗人长以月为心,对月题诗随浅深。
缺此作钩圆作鉴,白将如玉紫如金。
练丹道士绵绵守,见性禅师了了吟。
今夜谁家杀风景,聒天鼓吹到横参。

171 《玉堂中赓任宫讲希夷惠诗韵》 宋·汪莘

宫讲先生句子香,晦庵衣钵有余芳。
松篁性本参天直,杨柳情仍庇地长。
自恨此身真逆旅,不知何日更传觞。
山人初向山中起,还欲归来水一方。

172 《闲中偶成》 宋·郑清之

病觉身名小,闲知日月忙。
篆香云四合,盆篠竹千章。
慧性乾成障,愁怀弱未张。
何如庄宇定,虚室自天光。

173 《初度诣葛仙化奉香火归邑之明日有驯鹿自中径》 宋·程公许

阆风觞九醖,脍鲸羞玉麟。
宿命忆往劫,隐诀闻至人。
失脚五浊海,未泯一念仁。
就盈纪良月,揆度逢佳辰。

174 《山中书怀》 宋·岳珂

我昨浮平湖,时适逢中秋。
十年鸥鹭盟,万丈蛟龙湫。
微风自远至,皓月当上头。
朋游凡三人,一举累百瓯。

175 《腊月二十八日与知宗提举分岁郡中啜茶于北楼》 宋·阳枋

老病逾年卧晋江,耽诗性癖未能降。
园林牢落梅经眼,岁月峥嵘酒满缸。
堂上焚香敬勋德,楼头回首念家乡。
黄柑未拜萧嵩赐,乡味分珍漫一双。

176 《送徐性初归隆兴》 宋·董嗣杲

岁华须鬓里,行色水云中。
南径寒花在,西山落叶空。
别怜今夜酒,歌续古人风。
归隐东湖上,忘机狎钓翁。

177 《题大赛山中人家》 宋·董嗣杲

课孙课子业桑麻,最喜无人识故家。
八口日支资地力,一头雪色感年华。
甜瓜苦过王戎李,古木枯如博望槎。
岂得不谙培植性,又思寻客学餐霞。

178 《闷中赓赵丞韵》 宋·华岳

壮士不同儿女曹,谁云赋性太粗豪。
一编韬略进擒虎,十辖丝纶学钓鳌。
剑口不磨韩信血,鼎心须刮食其膏。
英雄多少不平气,一夜朔风争怒号。

179 《渔家傲·跳出凡笼寻性命》 元·王哲

跳出凡笼寻性命。
人心常许依清静。
便是修行真捷径。
亲禅定。
虚中转转观空迥。
认得祖宗醒复醒。
红红赫赫如金定。
渐渐圆明光又莹。
通贤圣。
无生路上长端正。

180 《解佩令·如论性命》 元·王哲

如论性命,须搜夕昼。
光明照、有甚肥瘦。
日月西游,当中斡、枢机北斗。
天花绽、异香无漏。
空空皆出,虚虚尽透。
清凉处、逍遥交媾。
自在跻真,轻飚外、任飘精秀。
聚云朋、更兼霞友。

* 关于中性的诗词 描写中性的诗词 带有中性的诗词 包含中性的古诗词(14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