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歌六首》 唐顺之

明代   唐顺之
汉皇有道伏羌胡,南粤何知擅一隅。
万里出师将问罪,不因大海富明珠。

作者简介(唐顺之)

唐顺之头像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南征歌六首》唐顺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南征歌六首》是明代诗人唐顺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皇有道伏羌胡,
南粤何知擅一隅。
万里出师将问罪,
不因大海富明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南征的思考和反思。诗中提到了汉皇,指的是古代的汉朝皇帝,他有着明智的统治之道,征服了羌族和胡族。而南粤,即广东地区,却不知道这一切,仍然自以为是地掌控着一方领土。万里出师,指的是远征南方,将要问责南方的统治者,因为他们没有因为大海而拥有富有价值的明珠。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统治者的批评和反思。汉皇的征服和统治被赞扬为有道的行为,而南方的统治者却被指责为自以为是,不了解整个国家的大局。诗中的"万里出师将问罪"表达了作者希望南方统治者能够自省和承担责任的心愿。最后一句"不因大海富明珠"则意味着南方统治者没有因为拥有广阔的领土而变得有智慧和富有价值。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明快的语言,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巧妙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汉皇的崇敬。它揭示了作者对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责任感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政治现状的思考和对国家统一的关注。

《南征歌六首》唐顺之 拼音读音参考

nán zhēng gē liù shǒu
南征歌六首

hàn huáng yǒu dào fú qiāng hú, nán yuè hé zhī shàn yī yú.
汉皇有道伏羌胡,南粤何知擅一隅。
wàn lǐ chū shī jiāng wèn zuì, bù yīn dà hǎi fù míng zhū.
万里出师将问罪,不因大海富明珠。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