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歌六首》 唐顺之

明代   唐顺之
诏锡彤弓出禁城,良家六郡总从行。
将军旧佩平蛮印,校尉新开横海营。

作者简介(唐顺之)

唐顺之头像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南征歌六首》唐顺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南征歌六首》是明代唐顺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皇上颁赐了红彤彤的弓箭,出征南方,六郡的良家子弟都随行。
将军佩戴着昔日征服蛮族的印记,校尉带领新开辟的海军营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时期南方征战的场景。皇帝下诏赐予将士们红彤彤的弓箭,号召他们前往南方出征。众多有才德的士人和平民百姓都自愿随军出征,表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将军佩戴着昔日征服蛮族的印记,象征着他们在南方的征战经历和战功。校尉则领导着新成立的海军营地,准备开拓新的海上战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南方征战的景象,展现了明代时期的战争氛围和军民的英勇奋斗。通过巧妙运用意象和象征,诗人在几句简短的描述中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历史意义。

首先,红彤彤的弓箭象征着皇帝的威严和统治力量,也代表着征战的决心和力量。这种弓箭的颁赐可以看作皇帝对将士们的嘉奖和鼓励,同时也是士人们出征的象征。

其次,将军佩戴的平蛮印记是征服蛮族的象征,它不仅代表了将军的身份和威望,也象征着他们在南方征战的经验和功绩。这种印记的使用,表明了明代对于南方地区的统治和征服。

最后,校尉开辟横海营的意义更为重要。明代在南方地区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力量,开辟了新的海上战场,这对于国家的海洋统治和南方地区的稳定至关重要。诗中提到的校尉新开横海营,表达了明代对于南方的战略部署和海洋力量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明代时期南方征战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军事氛围和军民的忠诚精神。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于南方地区的统治和海洋力量的重视,体现了明代的战略思想和政治意图。

《南征歌六首》唐顺之 拼音读音参考

nán zhēng gē liù shǒu
南征歌六首

zhào xī tóng gōng chū jìn chéng, liáng jiā liù jùn zǒng cóng xíng.
诏锡彤弓出禁城,良家六郡总从行。
jiāng jūn jiù pèi píng mán yìn, xiào wèi xīn kāi héng hǎi yíng.
将军旧佩平蛮印,校尉新开横海营。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