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 张籍

唐代   张籍
山中春已晚,处处见花稀。
明日来应尽,林间宿不归。

作者简介(张籍)

张籍头像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惜花》张籍 翻译、赏析和诗意

《惜花》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中春已晚,
处处见花稀。
明日来应尽,
林间宿不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山中的景象。春天已经渐渐进入尾声,处处可见花儿凋谢稀少。诗人提到明天将来,花儿可能会尽情绽放一次,但他却决定在林间过夜,不回去了。

赏析:
《惜花》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诗中的山中春已晚,处处见花稀,揭示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春天是一年四季中生机盎然、花开花谢最为频繁的季节,而现在花儿已经凋谢得所剩无几,景色变得稀薄。这种景象引发了诗人的感慨和忧伤。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决定。他说明天明日来应尽,花儿或许会再次盛开,但他却选择在林间过夜,不回去了。这种选择暗示了诗人对逝去的春天的留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离别和无常的思考。诗人选择留宿在林间,也可以视为对大自然的倾慕和追求自由的表达。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短小的篇幅,传递了诗人对瞬息即逝的春天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通过描绘春天的衰落和诗人的选择,诗词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共鸣,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细腻而深沉的情感。

《惜花》张籍 拼音读音参考

xī huā
惜花

shān zhōng chūn yǐ wǎn, chǔ chù jiàn huā xī.
山中春已晚,处处见花稀。
míng rì lái yīng jǐn, lín jiān sù bù guī.
明日来应尽,林间宿不归。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