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注释】:
此词是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期间(45 岁至53 岁)的作品,由题目可知:作者游罢鹅湖归来后,曾患过一场疾病,病愈后他登楼观赏江村的夜景,忽然惊叹时光的流逝,深深感到自己的筋力衰退,再一回想过去,更是百感交集,因而写了这首词抒发心中的悲愤。
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但景中有情,只不过是非常含蓄而已,须细察始能体会 。“枕簟”句写气候变化:枕簟初凉,溪堂乍冷,虽然还未入秋,但是已能感到秋意。这种清冷的感觉,既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是词人心绪的外射。“断云”句写江上风光:飘浮在水面上的片断烟云在落日的余晖中渐渐消散,眼前出现了水远天长,苍茫无际的画面。这景象给词人带来一种广阔的美感,也引起了他的惆怅 。“红莲”、“白鸟”二句转写近前景物:池塘里盛开的红莲互相偎倚,宛若喝醉了酒的美人。堤岸上的白鹭静静地兀立着,它一定正在发愁罢!“醉”字由莲脸之红引出,“愁”字由鸟头之白生发,这两词用的真是恰到好处。红莲白鸟互相映衬,境界虽美,但“醉”、“愁”二字表露出词人内心的苦闷。以上的景物描写,不但隐含着词人忧伤抑郁的意绪,而且为下阕抒情制造了一种清冷、空虚又而沉闷的氛围。
下阕头三句虽承上述氛围和意绪,但在情感的表现上却有显著变化:变含蓄为明朗 ,于抑郁为旷达。
这三句连用了三个典故。“书咄咄”句用殷浩事。《晋书·殷浩传》载殷浩热中富贵,罢官后终日手书空作“咄咄怪事 ”四字(意为“哎哎 ,这真是怪事!”)。“且休休”用司空图事 。《旧唐书·司空图传》载司空图轻淡名利,隐居中条山,他作的《休休亭记》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 。(按司空图的解释,“休”字有二义,一为闲退,一为安适。“休休”即闲适之意。)“一丘一壑也风流”用班嗣语。《汉书·叙传》载班嗣书简云 :“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这三句连起来的意思是:何必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呢?倒不如姑且安享闲居的清福罢,隐居山林那也很高雅。前一句作反问语,表示不以殷浩为然 ;后二句作自慰语,表示隐居也自有其乐。看起来词人好象真的乐意当隐士了,但实际上这是悲愤却故作旷达之辞,比直抒悲愤更感强烈。三个典故用在一起,不但气势连贯,而且意思曲折 。末尾二句在情感表现上又有显著变化;变坦率为委婉,旷达为悲凉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化用刘禹锡《 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诗“筋力上楼知”句意。看似写病后衰弱的寻常感觉,实则含有“英雄江左老”(辛词《 满江红》)的悲愤。
作者一生志在恢复中原 ,虽遭谗毁摈斥但坚持如故,因此表现在这里的便不是一般惊衰叹老的感伤,而是深恐功业难成的忧虑。刘辰翁说他“英雄感怆,有在常情之外”(《辛稼轩词序》),乃是深知作者人格与词意之言。
依上所述,此词蕴含的情感是异常深沉的,但词人使用的语言却又极为平淡 。上阕描述气候的清冷、云水的舒卷和花鸟的静默,都无奇险之处,而寂寞沉闷的气氛已足以使人愁苦,下阕出语十分旷达,但政治上失意的情绪愈令人感觉凄凉结尾二语尤其淡朴浅近,犹如野叟闲谈,略不经意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就表现得极其厚重。这种以淡语写深情的艺术,正如刘熙载说的“极炼如不炼 ,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艺概·词曲概),是一种更为精湛的艺术。
此词是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期间(45 岁至53 岁)的作品,由题目可知:作者游罢鹅湖归来后,曾患过一场疾病,病愈后他登楼观赏江村的夜景,忽然惊叹时光的流逝,深深感到自己的筋力衰退,再一回想过去,更是百感交集,因而写了这首词抒发心中的悲愤。
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但景中有情,只不过是非常含蓄而已,须细察始能体会 。“枕簟”句写气候变化:枕簟初凉,溪堂乍冷,虽然还未入秋,但是已能感到秋意。这种清冷的感觉,既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是词人心绪的外射。“断云”句写江上风光:飘浮在水面上的片断烟云在落日的余晖中渐渐消散,眼前出现了水远天长,苍茫无际的画面。这景象给词人带来一种广阔的美感,也引起了他的惆怅 。“红莲”、“白鸟”二句转写近前景物:池塘里盛开的红莲互相偎倚,宛若喝醉了酒的美人。堤岸上的白鹭静静地兀立着,它一定正在发愁罢!“醉”字由莲脸之红引出,“愁”字由鸟头之白生发,这两词用的真是恰到好处。红莲白鸟互相映衬,境界虽美,但“醉”、“愁”二字表露出词人内心的苦闷。以上的景物描写,不但隐含着词人忧伤抑郁的意绪,而且为下阕抒情制造了一种清冷、空虚又而沉闷的氛围。
下阕头三句虽承上述氛围和意绪,但在情感的表现上却有显著变化:变含蓄为明朗 ,于抑郁为旷达。
这三句连用了三个典故。“书咄咄”句用殷浩事。《晋书·殷浩传》载殷浩热中富贵,罢官后终日手书空作“咄咄怪事 ”四字(意为“哎哎 ,这真是怪事!”)。“且休休”用司空图事 。《旧唐书·司空图传》载司空图轻淡名利,隐居中条山,他作的《休休亭记》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 。(按司空图的解释,“休”字有二义,一为闲退,一为安适。“休休”即闲适之意。)“一丘一壑也风流”用班嗣语。《汉书·叙传》载班嗣书简云 :“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这三句连起来的意思是:何必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呢?倒不如姑且安享闲居的清福罢,隐居山林那也很高雅。前一句作反问语,表示不以殷浩为然 ;后二句作自慰语,表示隐居也自有其乐。看起来词人好象真的乐意当隐士了,但实际上这是悲愤却故作旷达之辞,比直抒悲愤更感强烈。三个典故用在一起,不但气势连贯,而且意思曲折 。末尾二句在情感表现上又有显著变化;变坦率为委婉,旷达为悲凉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化用刘禹锡《 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诗“筋力上楼知”句意。看似写病后衰弱的寻常感觉,实则含有“英雄江左老”(辛词《 满江红》)的悲愤。
作者一生志在恢复中原 ,虽遭谗毁摈斥但坚持如故,因此表现在这里的便不是一般惊衰叹老的感伤,而是深恐功业难成的忧虑。刘辰翁说他“英雄感怆,有在常情之外”(《辛稼轩词序》),乃是深知作者人格与词意之言。
依上所述,此词蕴含的情感是异常深沉的,但词人使用的语言却又极为平淡 。上阕描述气候的清冷、云水的舒卷和花鸟的静默,都无奇险之处,而寂寞沉闷的气氛已足以使人愁苦,下阕出语十分旷达,但政治上失意的情绪愈令人感觉凄凉结尾二语尤其淡朴浅近,犹如野叟闲谈,略不经意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就表现得极其厚重。这种以淡语写深情的艺术,正如刘熙载说的“极炼如不炼 ,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艺概·词曲概),是一种更为精湛的艺术。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辛弃疾 拼音读音参考
zhè gū tiān é hú guī bìng qǐ zuò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zhěn diàn xī táng lěng yù qiū, duàn yún yī shuǐ wǎn lái shōu.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hóng lián xiāng yǐ hún rú zuì, bái niǎo wú yán dìng zì chóu.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shū duō duō, qiě xiū xiū, yī qiū yī hè yě fēng liú.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
bù zhī jīn lì shuāi duō shǎo, dàn jué xīn lái lǎn shàng lóu.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