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相寺》 王安石
曾游减劫坏,今遇胜缘修。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净相寺》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净相寺》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净相前朝寺,
荒凉二十秋。
曾游减劫坏,
今遇胜缘修。
中文译文:
净相前朝的寺庙,
已经荒凉了二十个秋天。
曾经经历了减劫的破坏,
现在遇到了吉祥的因缘而修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寺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命运变迁的感慨。诗名《净相寺》指的是一个名为净相的寺庙,而诗中描绘的是这座寺庙在前朝时期的状况与现在的变化。
首两句诗描述了净相寺的荒凉景象,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个秋天,寺庙的昔日繁荣已经不再,只剩下凄凉的景象。这种荒凉很可能是由于历史上的动荡和战乱所导致的。
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曾经亲自游历过这座寺庙,并目睹了它被劫难所摧毁的情景。减劫意指减少劫难,可能暗指过去的困难和挫折。然而,现在作者却有幸遇到了吉祥的因缘,给予了这座寺庙修复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作者通过寺庙的变化,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但同时也传递了希望和重建的信息。这首诗启示人们要珍惜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并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努力修复的精神。
《净相寺》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jìng xiāng sì
净相寺
jìng xiāng qián cháo sì, huāng liáng èr shí qiū.
净相前朝寺,荒凉二十秋。
céng yóu jiǎn jié huài, jīn yù shèng yuán xiū.
曾游减劫坏,今遇胜缘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