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指高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不必指高岑”全诗
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浅,难休一室深。
伏魔宁是兽,巢顶亦非禽。
观色风驱雾,听声雪洒林。
凡归是归处,不必指高岑。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和刘评事送海禅和归山》杜荀鹤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中文译文如下:
和刘评事送海禅和归山
诗人:杜荀鹤
衲外元无象,言寻那路寻。
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浅,难休一室深。
伏魔宁是兽,巢顶亦非禽。
观色风驱雾,听声雪洒林。
凡归是归处,不必指高岑。
这首诗描述的是杜荀鹤与刘评事一同送海禅师归山的情景。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修行者内心和外在环境的思考和观察,展示了佛教的禅理思想。
诗中的第一句“衲外元无象,言寻那路寻。”意思是修行者在袈裟外面没有形象,寻求的是何种修行路线。这句话体现了修行者追求超越表面形象的精神境界。
第二句“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表达了对禅修者寻求顿悟的询问和理解,强调修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第三句“未了群山浅,难休一室深。”通过表述山和房屋的深浅来描绘修行之路的长远和困难,强调修行者不能满足于表面的功夫,要深入内心进行内观和修炼。
第四句“伏魔宁是兽,巢顶亦非禽。”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修行者要战胜内心的烦恼和欲望,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
第五句“观色风驱雾,听声雪洒林。”通过观察自然景象,表达了修行者对于外在世界的感受和洞察,强调心境的净化和超越。
最后一句“凡归是归处,不必指高岑。”表明无论修行者走到哪里,归宿的地方都是一样的,不需要追求高山深谷,只要心境安定即可。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追求禅道境地的探索和领悟。描绘了修行者内心与外界的互动,呈现出修行的艰辛与美丽。诗意深远,赏析意味深长。
“不必指高岑”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liú píng shì sòng hǎi chán hé guī shān
和刘评事送海禅和归山
nà wài yuán wú xiàng, yán xún nà lù xún.
衲外元无象,言寻那路寻。
wèn chán jiāng dǐ shuō, chuán yìn dé hé xīn.
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
wèi liǎo qún shān qiǎn, nán xiū yī shì shēn.
未了群山浅,难休一室深。
fú mó níng shì shòu, cháo dǐng yì fēi qín.
伏魔宁是兽,巢顶亦非禽。
guān sè fēng qū wù, tīng shēng xuě sǎ lín.
观色风驱雾,听声雪洒林。
fán guī shì guī chǔ, bù bì zhǐ gāo cén.
凡归是归处,不必指高岑。
“不必指高岑”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