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衔石叠沧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不如衔石叠沧溟”出自唐代罗隐的《子规》,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rú xián shí dié cāng mí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不如衔石叠沧溟”全诗

《子规》
铜梁路远草青青,此恨那堪枕上听。
一种有冤犹可报,不如衔石叠沧溟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罗隐)

罗隐头像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子规》罗隐 翻译、赏析和诗意

《子规》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铜梁路遥远,草色青青。
我悲伤的心情,又怎能在床上倾听。
有一种冤屈虽然可以报复,
但不如啣着石头沉入大海。

诗意:
这首诗以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描绘了一种心情的悲伤和无奈。诗人通过描写铜梁路上远远的青草和床上无眠的听思,表达了他深深的痛苦之情。诗中所述的冤屈,意味着诗人有一些无法排解的怨恨和苦楚,无处倾诉,无法平复。最后,诗人提出了一种解脱的方式,即不如选择让自己化为一块石头,沉入辽阔的大海中。

赏析:
《子规》这首诗词以简洁深思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通过景物的描写与诗人的感叹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悲怆的意境。诗中的“铜梁路”和“草色青青”构成了远离的景观,与诗人的心情相对应,表达了一种遥远无望的苦闷。而“此恨那堪枕上听”则描述了诗人的无眠之苦和内心的折磨。在最后两句诗中,诗人通过“衔石叠沧溟”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苦痛和无法解脱的心理状态。这种思想上的反转和意境上的转折,使整首诗词更加引人深思。诗人以深刻而富有想象力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展示了他独特的诗歌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不如衔石叠沧溟”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ǐ guī
子规

tóng liáng lù yuǎn cǎo qīng qīng, cǐ hèn nà kān zhěn shàng tīng.
铜梁路远草青青,此恨那堪枕上听。
yī zhǒng yǒu yuān yóu kě bào, bù rú xián shí dié cāng míng.
一种有冤犹可报,不如衔石叠沧溟。

“不如衔石叠沧溟”平仄韵脚

拼音:bù rú xián shí dié cāng míng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九青  (仄韵) 上声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不如衔石叠沧溟”的相关诗句

“不如衔石叠沧溟”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不如衔石叠沧溟”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不如衔石叠沧溟”出自罗隐的 (子规),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