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栖安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曾是栖安邑”出自唐代方干的《送赵明府还北》,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éng shì qī ān yì,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曾是栖安邑”全诗

《送赵明府还北》
故园终不住,剑鹤在扁舟。
尽室无馀俸,还家得白头。
钟催吴岫晓,月绕渭河流。
曾是栖安邑,恩期异日酬。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方干)

方干头像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送赵明府还北》方干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
送赵明府返回北方,故乡终究不能停留,剑与鹤同在小舟之上。所有的财产都已耗尽,回家时已经白了头发。钟声催促着吴山的黎明,月亮围绕着渭河流转。曾经是安邑的居所,恩惠将来会有回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赵明府返回北方的场景。诗人表达了故乡无法久留的感叹和对赵府大义的赞赏。虽然离别是痛苦的,但诗人希望赵明府能够在北方获得成功,并在将来回报他曾经受到的恩惠。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诗人运用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他写道故园难以停留和剑鹤同舟,表达了故乡对诗人的牵挂和赵明府回乡的决心。诗中的钟声和月亮,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祝福。诗人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动了读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是栖安邑”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zhào míng fǔ hái běi
送赵明府还北

gù yuán zhōng bú zhù, jiàn hè zài piān zhōu.
故园终不住,剑鹤在扁舟。
jǐn shì wú yú fèng, huán jiā dé bái tóu.
尽室无馀俸,还家得白头。
zhōng cuī wú xiù xiǎo, yuè rào wèi hé liú.
钟催吴岫晓,月绕渭河流。
céng shì qī ān yì, ēn qī yì rì chóu.
曾是栖安邑,恩期异日酬。

“曾是栖安邑”平仄韵脚

拼音:céng shì qī ān yì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四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曾是栖安邑”的相关诗句

“曾是栖安邑”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曾是栖安邑”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曾是栖安邑”出自方干的 (送赵明府还北),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