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曾此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天津曾此见”出自唐代薛能的《江柳》,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jīn céng cǐ jià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天津曾此见”全诗

《江柳》
条绿似垂缨,离筵日照轻。
向人虽有态,伤我为无情。
桥远孤临水,墙低半出营。
天津曾此见,亦是怆行行。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咏物抒怀组诗

作者简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

《江柳》薛能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江柳》是唐代诗人薛能写的一首诗,描绘了江边垂柳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叹之情。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条绿垂似缨,离别日光斜。
柳枝向人状,伤心无情涯。
江桥远依稀,矮墙半探芽。
曾在天津见,心中悲叹嗟。

诗中的“条绿垂似缨”形象地描绘出了垂下的柳树枝条,如同披在头上的缨带一样。作者在离别之日的阳光照在柳树上,映照着离别的情绪。柳树的形态向人示意,伤心凄凉却又无情。江桥遥远,只能隐约见到,而墙矮只半隐在军营之中。作者曾经在天津看到过这样的景象,依然感慨万分。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别离的痛苦和对无情环境的感慨。垂下的柳树成为了作者心中的寄托,表达了他的忧愁和怀念之情。景物的描写是通过柳树的形象来寄托作者的情感,呈现出一种哀怨和无奈的情绪。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唤起人们对于离别、无情的思考和感叹。整个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展示了薛能对于人世间的无常和感伤的深刻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天津曾此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āng liǔ
江柳

tiáo lǜ shì chuí yīng, lí yán rì zhào qīng.
条绿似垂缨,离筵日照轻。
xiàng rén suī yǒu tài, shāng wǒ wèi wú qíng.
向人虽有态,伤我为无情。
qiáo yuǎn gū lín shuǐ, qiáng dī bàn chū yíng.
桥远孤临水,墙低半出营。
tiān jīn céng cǐ jiàn, yì shì chuàng xíng xíng.
天津曾此见,亦是怆行行。

“天津曾此见”平仄韵脚

拼音:tiān jīn céng cǐ jiàn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五潸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天津曾此见”的相关诗句

“天津曾此见”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天津曾此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天津曾此见”出自薛能的 (江柳),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