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巴山里”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故国巴山里”全诗
上人名籍籍,剌史札翩翩。
世有羞儒服,吾方厌俗缘。
更须求愈辈,章句待磨研。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僧了仙携马太守唱和求诗》项安世 翻译、赏析和诗意
《僧了仙携马太守唱和求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故国巴山里,寒砧楚户边。
在故乡的巴山之间,夜晚的砧鸣声响彻楚地的人家。
上人名籍籍,剌史札翩翩。
僧人的名气很响亮,太守的笔墨飞扬。
世有羞儒服,吾方厌俗缘。
在世间有许多人羞于穿儒服,而我却对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
更须求愈辈,章句待磨研。
更需要寻求更高的同辈,来磨砺文章的章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富有韵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晚景象,以及其中的两个角色——僧人了仙和太守。诗人通过对比两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文学的追求。
首先,诗中的巴山和楚地都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地域,象征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砧鸣声从巴山传来,寒意萦绕在楚地的房屋边,给人一种寂静而又凄凉的感觉。
其次,诗中出现了上人和剌史两个角色。上人指的是僧人了仙,他的名气很大,显示了他对佛教修行的执着和功力的深厚。剌史则是指太守,他所写的札子(文书)飞扬,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这两个角色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对文学追求的态度,他不满足于世俗的尘嚣,而希望通过追求更高的同辈,来提升自己的文学造诣。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文学的追求。他提到世间有人羞于穿儒服,显露出对世俗礼教的不满和对儒家文化的看重。他希望能够求得更高水平的同辈,以进一步磨砺自己的文章,表达了对文学修养的追求和对自身进步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文学的追求,展现了他对自身修养的渴望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幅充满禅意和文学情怀的画面,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国巴山里”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ēng le xiān xié mǎ tài shǒu chàng hè qiú shī
僧了仙携马太守唱和求诗
gù guó bā shān lǐ, hán zhēn chǔ hù biān.
故国巴山里,寒砧楚户边。
shàng rén míng jí jí, lá shǐ zhá piān piān.
上人名籍籍,剌史札翩翩。
shì yǒu xiū rú fú, wú fāng yàn sú yuán.
世有羞儒服,吾方厌俗缘。
gèng xū qiú yù bèi, zhāng jù dài mó yán.
更须求愈辈,章句待磨研。
“故国巴山里”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