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盈虚不可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天地盈虚不可保”全诗
天地盈虚不可保,富贵於人岂长好。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灉湖作》徐照 翻译、赏析和诗意
《灉湖作》是宋代徐照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灉湖春天来临时水波拍打,秋天来临时水面干涸成了干燥的田地。天地的充盈和虚空是无法保持永恒的,富贵之物对于人来说也不一定是长久的美好。
诗意:
这首诗词以灉湖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和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于万物变化无常的触动和对富贵的反思。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同时反思了富贵与命运的关系。
赏析:
《灉湖作》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徐照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洞察。诗人通过对灉湖春秋两季景象的描绘,以及天地盈虚、富贵与人的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世间万物无常性的感慨。灉湖春水波澜壮阔,秋天时水干涸成了干燥的田地,这种景象的转变象征着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无常。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引发了对人生与命运的深思。他认为天地充盈与虚空的变化无法保持永恒,世事万物亦无法永恒不变。同时,他也质疑了富贵的价值和持久性,认为富贵并非必然带来长久的幸福和美好。这种反思表达了对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观念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追求富贵与追求内心真正价值的思考。
徐照的《灉湖作》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示了世事无常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这首诗词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界和人生的深思,提醒人们在追求富贵的同时,应该审视生活的本质和真正的价值所在。
“天地盈虚不可保”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ōng hú zuò
灉湖作
yōng hú chūn lái shuǐ pāi, tiān qiū lái shuǐ hé chéng gān tián.
灉湖春来水拍,天秋来水涸成乾田。
tiān dì yíng xū bù kě bǎo, fù guì yú rén qǐ zhǎng hǎo.
天地盈虚不可保,富贵於人岂长好。
“天地盈虚不可保”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九皓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