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文昌倍惆怅”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重到文昌倍惆怅”全诗
重到文昌倍惆怅,秋风霜鬓共萧然。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感旧》寇准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感旧》
朝代:宋代
作者:寇准
感旧,长思密勿侍甘泉,
丹地翱翔独少年。
重到文昌倍惆怅,
秋风霜鬓共萧然。
中文译文:
怀旧之情,长时间思念着无法侍奉的甘泉,
在红尘之外独自飞翔的年轻人。
再次回到文昌,倍感惆怅,
秋风吹拂下,鬓发上沾满霜露,与寥寥无几的人共同萧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寇准的作品,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中作者怀念着无法再回到的甘泉,甘泉是仙山之地,象征着宁静和纯净。他长时间思念着那个地方,但却无法再去侍奉它,可能是由于身世变迁或其他原因。这种无法实现的渴望使他感到痛苦和孤独。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一个年轻人在红尘之外独自飞翔的形象。这个年轻人在平凡的尘世中追求着不同寻常的境界,他与众不同,具有独立的思想和行动。这个形象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己年轻时追求理想的回忆,也可以理解为对那些追求梦想和追求不凡的人们的赞美。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重返文昌(指文化昌盛的地方)后的惆怅之情。他怀念过去的光景,面对现实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秋风吹拂着他的鬓发,霜露沾湿了他的发际,这景象也象征着岁月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以怀旧之情为主题,通过对甘泉和年轻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留恋和对时光的不可逆转的感慨。婉约的语言和意境使诗意更加深远,让读者在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表达的同时,也对人生的变幻和无常有所思考。
“重到文昌倍惆怅”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ǎn jiù
感旧
zhǎng sī mì wù shì gān quán, dān dì áo xiáng dú shào nián.
长思密勿侍甘泉,丹地翱翔独少年。
zhòng dào wén chāng bèi chóu chàng, qiū fēng shuāng bìn gòng xiāo rán.
重到文昌倍惆怅,秋风霜鬓共萧然。
“重到文昌倍惆怅”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