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来俱不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觉来俱不见”出自宋代陈与义的《风雨》,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ué lái jù bú jià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觉来俱不见”全诗

《风雨》
风雨破秋夕,梧叶窗前惊。
不愁黄落近,满意作秋声。
客子无定力,梦中波撼城。
觉来俱不见,微月照残更。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风雨》陈与义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风雨》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风雨破秋夕,
梧叶窗前惊。
不愁黄落近,
满意作秋声。

客子无定力,
梦中波撼城。
觉来俱不见,
微月照残更。

中文译文:

风雨打破了秋夕的宁静,
梧桐树叶在窗前惊动。
我并不担心黄叶的临近,
满足地将其作为秋天的声音。

作为旅客的我没有稳定的心力,
梦中的波浪撼动着城池。
醒来时一切都不再见,
微弱的月光照亮着残留的黑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风雨》描绘了一个秋夜中的景象,通过对风雨、黄叶、梧桐树、梦境和微月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诗人借助风雨的形容词,破坏了秋夕的宁静,突显了外部环境的动荡。梧桐树叶在风雨中惊动,象征着风雨的猛烈和突然性,给人以不安和惊讶之感。

其次,诗人表达了对黄叶接近的无所畏惧,将其视为秋天的声音,显示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接受和欣赏。黄叶是秋天的标志,诗人用“不愁”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平静态度。

接着,诗人以“客子”自称,暗示了自己是一个旅行者或流浪者,没有稳定的心力。他在梦中感受到波浪撼动城池的景象,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内心起伏和动荡不安。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暗示了自己内心的无常和游离状态。

最后,诗人在醒来后发现一切都不见了,只有微弱的月光照亮着残留的黑夜。这句描写展示了一种失落和孤独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的迷茫和不确定。

整首诗以描写秋夜中风雨和内心体验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于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思考。诗人展示了对秋天的欣赏和接受,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迷茫。整首诗情感丰富,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觉来俱不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ēng yǔ
风雨

fēng yǔ pò qiū xī, wú yè chuāng qián jīng.
风雨破秋夕,梧叶窗前惊。
bù chóu huáng luò jìn, mǎn yì zuò qiū shēng.
不愁黄落近,满意作秋声。
kè zi wú dìng lì, mèng zhōng bō hàn chéng.
客子无定力,梦中波撼城。
jué lái jù bú jiàn, wēi yuè zhào cán gèng.
觉来俱不见,微月照残更。

“觉来俱不见”平仄韵脚

拼音:jué lái jù bú jiàn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五潸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觉来俱不见”的相关诗句

“觉来俱不见”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觉来俱不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觉来俱不见”出自陈与义的 (风雨),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