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老仍流涕”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故老仍流涕”全诗
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洛阳》杜甫 翻译、赏析和诗意
《洛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洛阳城的忧愁之情。
诗中描述了洛阳古城曾经的辉煌和遭遇的不幸。洛阳曾经是东都,但后来陷入黑暗,遭受胡马的侵袭。天子初位之时,他也忧虑着这个陷入困境的城市。城里的人们离别时的表情悲愁。
诗中还有音乐与乐队的描写,清笳声在宫殿之中奏响,翠盖车驾驶过山关,这些描述了帝王的离去和逃离的场景。
故老流泪,龙髯再度登临,这里表达了老人情绪的流露,也描绘了他们渴望过去辉煌的情感。
整首诗流露出杜甫对洛阳的忧愁与伤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洛阳曾经辉煌的怀旧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
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诗意和赏析:
《洛阳》这首诗展现了杜甫对洛阳这个遇难城市的关注和关怀。他通过描绘洛阳曾经的辉煌和遭遇,表达了对这个城市的忧愁和怀旧之情。诗中的音乐和乐队的描写,以及老人的流泪,都增添了诗的感情色彩,使整篇诗更加感人。
这首诗中的洛阳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城市,也可以作为一个象征,代表着曾经的辉煌和遇难的困顿。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广大洛阳人民的缩影,他们的离别和流泪,代表了整个城市的悲伤情绪。
通过这首诗,杜甫不仅抒发了自己对洛阳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对整个社会的关怀和思考。他借助洛阳的遭遇,反思了当时朝野的风雨飘摇,以及人民的疾苦和困境。
《洛阳》是杜甫创作的重要诗作之一,以其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了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故老仍流涕”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uò yáng
洛阳
luò yáng xī xiàn méi, hú mǎ fàn tóng guān.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
tiān zǐ chū chóu sī, dōu rén cǎn bié yán.
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
qīng jiā qù gōng què, cuì gài chū guān shān.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gù lǎo réng liú tì, lóng rán xìng zài pān.
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故老仍流涕”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八荠 (仄韵) 去声八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