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橋兵變的读音 陳橋兵變的意思

陈桥兵变 (历史事件)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 chén
  • qiáo
  • bīng
  • biàn

“陳橋兵變”的读音

拼音读音
[chén qiáo bīng biàn]
汉字注音:
ㄔㄣˊ ㄑㄧㄠˊ ㄅㄧㄥ ㄅㄧㄢˋ
简繁字形:
陈桥兵变
是否常用:

“陳橋兵變”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

辞典解释

陈桥兵变  chén qiáo bīng biàn  ㄔㄣˊ ㄑㄧㄠˊ ㄅㄧㄥ ㄅㄧㄢˋ  

宋太祖赵匡胤原任周世宗的殿前都检点。后周恭帝二年,赵匡胤领禁军行至陈桥驿,众将拥之为帝,周亡,世称陈桥兵变。见《宋史.卷一.太祖本纪一》。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自陈桥兵变,柴皇让位,在位十七年,天下太平。」

英语 the military revolt of 960 that led Zhao Kuangyin 趙匡胤|赵匡胤 to found the Song dynasty

网络解释

陈桥兵变 (历史事件)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陳橋兵變”的单字解释

】:1.陳列;排列。2.指行列。3.引申為就列,就任。4.陳設;放置。5.布施。6.施展;施用。7.公布;顯示;呈現。8.處置。9.上言;陳述;述說。10.張揚。11.治理。參見“陳修”。12.采集進獻。參見“陳詩”。13.久;陳舊。14.同“”。參見“陳表”。15.堂下到院門的通道。16.春秋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淮陽及安徽·亳州一帶。17.朝代名。18.姓。
】:同“”。
】: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同“”。

“陳橋兵變”的相关词语

* 陳橋兵變的读音是:chén qiáo bīng biàn,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陳橋兵變的意思:陈桥兵变 (历史事件)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