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子亂臣的读音 賊子亂臣的意思
【解释】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出处】唐·魏征寿《隋书·许善心传》:“国恶虽讳,君举必书,故贼子乱臣,天下大惧,元龟明镜,昭然可察。”【示例】忠臣义士,尽陷罗网之中;~,咸置庙廊之上。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
- 賊
- 子
- 亂
- 臣
“賊子亂臣”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zéi zǐ luàn chén]
- 汉字注音:
- ㄗㄟˊ ㄗˇ ㄌㄨㄢˋ ㄔㄣˊ
- 简繁字形:
- 贼子乱臣
- 是否常用:
- 否
“賊子亂臣”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见"贼臣乱子"。 辞典解释
贼子乱臣 zéi zǐ luàn chén ㄗㄟˊ ㄗˇ ㄌㄨㄢˋ ㄔㄣˊ 违法乱纪、不忠不孝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另有图谋的人。《精忠岳传.第七三回》:「忠臣义士,尽陷罗网之中。贼子乱臣,咸置庙廊之上。」也作「贼臣逆子」、「贼臣乱子」。
网络解释
【解释】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出处】唐·魏征寿《隋书·许善心传》:“国恶虽讳,君举必书,故贼子乱臣,天下大惧,元龟明镜,昭然可察。”
【示例】忠臣义士,尽陷罗网之中;~,咸置庙廊之上。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
“賊子亂臣”的单字解释
【賊】:同“贼”。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亂】:1.“乱”的繁体字。2.無條理秩序的:“亂兵”﹑“混亂”﹑“快刀斬亂麻”。3.煩雜、不安寧:“心緒煩亂”。南朝宋•鮑照《採菱歌七首之三》:“愁心不可盪,春思亂如麻。”4.動盪、不安定:“亂邦”。《詩經•周南•關雎•序》:“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5.有秩序、能治理的。《書經•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6.叛變、造反的行為:“平亂”。《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於是楚戍卒陳勝、吳廣等乃作亂。”7.古代樂曲的最後一章。《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8.混淆:“以假亂真”。《後漢書•卷十一•劉盆子傳》:“恐其眾與莽兵亂,乃皆朱其眉以相識別。”9.破壞、改變:“搗亂”。《論語•衛靈公》:“小不忍則亂大謀。”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常。”10.男女發生不正當的行為:“淫亂”。《史記•卷一一○•匈奴傳》:“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11.任意、隨便:“亂來”、“亂跑”、“亂說話”。12.很、非常:“亂沒原則”、“亂有意思的。”
【臣】: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3.姓。
“賊子亂臣”的相关词语
* 賊子亂臣的读音是:zéi zǐ luàn chén,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賊子亂臣的意思:【解释】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出处】唐·魏征寿《隋书·许善心传》:“国恶虽讳,君举必书,故贼子乱臣,天下大惧,元龟明镜,昭然可察。”【示例】忠臣义士,尽陷罗网之中;~,咸置庙廊之上。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
基本解释
见"贼臣乱子"。辞典解释
贼子乱臣 zéi zǐ luàn chén ㄗㄟˊ ㄗˇ ㄌㄨㄢˋ ㄔㄣˊ违法乱纪、不忠不孝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另有图谋的人。《精忠岳传.第七三回》:「忠臣义士,尽陷罗网之中。贼子乱臣,咸置庙廊之上。」也作「贼臣逆子」、「贼臣乱子」。
【解释】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出处】唐·魏征寿《隋书·许善心传》:“国恶虽讳,君举必书,故贼子乱臣,天下大惧,元龟明镜,昭然可察。”
【示例】忠臣义士,尽陷罗网之中;~,咸置庙廊之上。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
【賊】:同“贼”。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亂】:1.“乱”的繁体字。2.無條理秩序的:“亂兵”﹑“混亂”﹑“快刀斬亂麻”。3.煩雜、不安寧:“心緒煩亂”。南朝宋•鮑照《採菱歌七首之三》:“愁心不可盪,春思亂如麻。”4.動盪、不安定:“亂邦”。《詩經•周南•關雎•序》:“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5.有秩序、能治理的。《書經•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6.叛變、造反的行為:“平亂”。《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於是楚戍卒陳勝、吳廣等乃作亂。”7.古代樂曲的最後一章。《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8.混淆:“以假亂真”。《後漢書•卷十一•劉盆子傳》:“恐其眾與莽兵亂,乃皆朱其眉以相識別。”9.破壞、改變:“搗亂”。《論語•衛靈公》:“小不忍則亂大謀。”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常。”10.男女發生不正當的行為:“淫亂”。《史記•卷一一○•匈奴傳》:“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11.任意、隨便:“亂來”、“亂跑”、“亂說話”。12.很、非常:“亂沒原則”、“亂有意思的。”
【臣】: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