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次的读音 諸次的意思
诸次 zhū cì ㄓㄨ ㄘㄧˋ 诸次(诸次) (1).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北八十里,曰 诸次之山 ……是山也,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 (2).水名。后又名 葭芦川 、 沙河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十·榆林镇》:“ 诸次水 ,在镇东北。《水经注》:上郡 诸次县 有 诸次山 , 诸次水 出焉。其水东迳 榆林塞 ,为 榆谷水 ,即 榆溪 也,下流入于 黄河 。”
- 諸
- 次
“諸次”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zhū cì]
- 汉字注音:
- ㄓㄨ ㄘˋ
- 简繁字形:
- 诸次
- 是否常用:
- 否
“諸次”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山名。 2.水名。后又名葭芦川﹑沙河。
网络解释
诸次
zhū cì ㄓㄨ ㄘㄧˋ
诸次(诸次)
(1).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北八十里,曰 诸次之山 ……是山也,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
(2).水名。后又名 葭芦川 、 沙河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十·榆林镇》:“ 诸次水 ,在镇东北。《水经注》:上郡 诸次县 有 诸次山 , 诸次水 出焉。其水东迳 榆林塞 ,为 榆谷水 ,即 榆溪 也,下流入于 黄河 。”
“諸次”的单字解释
【諸】: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次】:1.次序;等第:名次。座次。车次。依次前进。2.次序在第二的;副的:次子。次日。3.质量差;品质差:次品。这个人太次,一点也不讲究社会公德。4.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或氢原子的:次氯酸。5.用于反复出现或可能反复出现的事情: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我是初次来北京。试验了十八次才成功。6.出外远行时停留的处所:途次。旅次。舟次。7.中间:胸次。言次。8.姓。
“諸次”的相关词语
* 諸次的读音是:zhū cì,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諸次的意思:诸次 zhū cì ㄓㄨ ㄘㄧˋ 诸次(诸次) (1).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北八十里,曰 诸次之山 ……是山也,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 (2).水名。后又名 葭芦川 、 沙河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十·榆林镇》:“ 诸次水 ,在镇东北。《水经注》:上郡 诸次县 有 诸次山 , 诸次水 出焉。其水东迳 榆林塞 ,为 榆谷水 ,即 榆溪 也,下流入于 黄河 。”
基本解释
1.山名。 2.水名。后又名葭芦川﹑沙河。诸次
zhū cì ㄓㄨ ㄘㄧˋ诸次(诸次)
(1).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北八十里,曰 诸次之山 ……是山也,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
(2).水名。后又名 葭芦川 、 沙河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十·榆林镇》:“ 诸次水 ,在镇东北。《水经注》:上郡 诸次县 有 诸次山 , 诸次水 出焉。其水东迳 榆林塞 ,为 榆谷水 ,即 榆溪 也,下流入于 黄河 。”
【諸】: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次】:1.次序;等第:名次。座次。车次。依次前进。2.次序在第二的;副的:次子。次日。3.质量差;品质差:次品。这个人太次,一点也不讲究社会公德。4.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或氢原子的:次氯酸。5.用于反复出现或可能反复出现的事情: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我是初次来北京。试验了十八次才成功。6.出外远行时停留的处所:途次。旅次。舟次。7.中间:胸次。言次。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