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烏的读音 相烏的意思
相乌 相乌(xiānɡ wū) 古代观测风向的仪器。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十二:“鼓移行漏,风转相乌。” 清 吴伟业 《八风诗·南风》:“玉尺披图解愠篇,相乌高指 越 裳天。” 吴翌凤 注引《拾遗记》:“ 少昊 母曰 皇娥 ,游 穷桑 之浦。有神童称为帝子,与 皇娥 䜩戏泛于海。以桂枝为表,结芳茅为族,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知四时之候,今之相风,盖其遗象。” 张素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 皇娥 若肯偕游戏,便结芳茅作相乌。”
- 相
- 烏
“相烏”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xiāng wū]
- 汉字注音:
- ㄒㄧㄤ ㄨ
- 简繁字形:
- 相乌
- 是否常用:
- 否
“相烏”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古代观测风向的仪器。
网络解释
相乌
相乌(xiānɡ wū)
古代观测风向的仪器。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十二:“鼓移行漏,风转相乌。” 清 吴伟业 《八风诗·南风》:“玉尺披图解愠篇,相乌高指 越 裳天。” 吴翌凤 注引《拾遗记》:“ 少昊 母曰 皇娥 ,游 穷桑 之浦。有神童称为帝子,与 皇娥 䜩戏泛于海。以桂枝为表,结芳茅为族,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知四时之候,今之相风,盖其遗象。” 张素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 皇娥 若肯偕游戏,便结芳茅作相乌。”
“相烏”的单字解释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烏】:1.“乌”的繁体字。2.烏鴉的簡稱。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3.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見“烏兔”條。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4.姓。如春秋時齊有烏餘。5.黑色的:“烏雲”、“烏髮”。《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6.染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六•草部•鱧腸》:“汁塗眉髮,生速而繁。烏髭髮,益腎陰。”7.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何”、“安”、“哪裡”、“怎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榮,其樂不樂。”唐•韓愈《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
“相烏”的相关词语
* 相烏的读音是:xiāng wū,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相烏的意思:相乌 相乌(xiānɡ wū) 古代观测风向的仪器。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十二:“鼓移行漏,风转相乌。” 清 吴伟业 《八风诗·南风》:“玉尺披图解愠篇,相乌高指 越 裳天。” 吴翌凤 注引《拾遗记》:“ 少昊 母曰 皇娥 ,游 穷桑 之浦。有神童称为帝子,与 皇娥 䜩戏泛于海。以桂枝为表,结芳茅为族,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知四时之候,今之相风,盖其遗象。” 张素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 皇娥 若肯偕游戏,便结芳茅作相乌。”
基本解释
古代观测风向的仪器。相乌
相乌(xiānɡ wū)古代观测风向的仪器。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十二:“鼓移行漏,风转相乌。” 清 吴伟业 《八风诗·南风》:“玉尺披图解愠篇,相乌高指 越 裳天。” 吴翌凤 注引《拾遗记》:“ 少昊 母曰 皇娥 ,游 穷桑 之浦。有神童称为帝子,与 皇娥 䜩戏泛于海。以桂枝为表,结芳茅为族,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知四时之候,今之相风,盖其遗象。” 张素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 皇娥 若肯偕游戏,便结芳茅作相乌。”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烏】:1.“乌”的繁体字。2.烏鴉的簡稱。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3.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見“烏兔”條。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4.姓。如春秋時齊有烏餘。5.黑色的:“烏雲”、“烏髮”。《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6.染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六•草部•鱧腸》:“汁塗眉髮,生速而繁。烏髭髮,益腎陰。”7.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何”、“安”、“哪裡”、“怎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榮,其樂不樂。”唐•韓愈《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