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亂之才的读音 撥亂之才的意思
辞典解释拨乱之才 bō luàn zhī cái 能平治乱世,安定天下的人才。 《隋唐演义.第五三回》:「事到骑虎之势,家国所关,非真拨乱之才、一代伟人,总难立脚。」
- 撥
- 亂
- 之
- 才
“撥亂之才”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bō luàn zhī cái]
- 汉字注音:
- ㄅㄛ ㄌㄨㄢˋ ㄓ ㄘㄞˊ
- 简繁字形:
- 拨乱之才
- 是否常用:
- 否
“撥亂之才”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拨乱之才 bō luàn zhī cái ㄅㄛ ㄌㄨㄢˋ ㄓ ㄘㄞˊ 能平治乱世,安定天下的人才。
《隋唐演义.第五三回》:「事到骑虎之势,家国所关,非真拨乱之才、一代伟人,总难立脚。」
网络解释
“撥亂之才”的单字解释
【撥】:同“拨”。
【亂】:1.“乱”的繁体字。2.無條理秩序的:“亂兵”﹑“混亂”﹑“快刀斬亂麻”。3.煩雜、不安寧:“心緒煩亂”。南朝宋•鮑照《採菱歌七首之三》:“愁心不可盪,春思亂如麻。”4.動盪、不安定:“亂邦”。《詩經•周南•關雎•序》:“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5.有秩序、能治理的。《書經•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6.叛變、造反的行為:“平亂”。《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於是楚戍卒陳勝、吳廣等乃作亂。”7.古代樂曲的最後一章。《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8.混淆:“以假亂真”。《後漢書•卷十一•劉盆子傳》:“恐其眾與莽兵亂,乃皆朱其眉以相識別。”9.破壞、改變:“搗亂”。《論語•衛靈公》:“小不忍則亂大謀。”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常。”10.男女發生不正當的行為:“淫亂”。《史記•卷一一○•匈奴傳》:“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11.任意、隨便:“亂來”、“亂跑”、“亂說話”。12.很、非常:“亂沒原則”、“亂有意思的。”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撥亂之才”的相关词语
* 撥亂之才的读音是:bō luàn zhī cái,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撥亂之才的意思:辞典解释拨乱之才 bō luàn zhī cái 能平治乱世,安定天下的人才。 《隋唐演义.第五三回》:「事到骑虎之势,家国所关,非真拨乱之才、一代伟人,总难立脚。」
辞典解释
拨乱之才 bō luàn zhī cái ㄅㄛ ㄌㄨㄢˋ ㄓ ㄘㄞˊ能平治乱世,安定天下的人才。
《隋唐演义.第五三回》:「事到骑虎之势,家国所关,非真拨乱之才、一代伟人,总难立脚。」
【撥】:同“拨”。
【亂】:1.“乱”的繁体字。2.無條理秩序的:“亂兵”﹑“混亂”﹑“快刀斬亂麻”。3.煩雜、不安寧:“心緒煩亂”。南朝宋•鮑照《採菱歌七首之三》:“愁心不可盪,春思亂如麻。”4.動盪、不安定:“亂邦”。《詩經•周南•關雎•序》:“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5.有秩序、能治理的。《書經•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6.叛變、造反的行為:“平亂”。《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於是楚戍卒陳勝、吳廣等乃作亂。”7.古代樂曲的最後一章。《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8.混淆:“以假亂真”。《後漢書•卷十一•劉盆子傳》:“恐其眾與莽兵亂,乃皆朱其眉以相識別。”9.破壞、改變:“搗亂”。《論語•衛靈公》:“小不忍則亂大謀。”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常。”10.男女發生不正當的行為:“淫亂”。《史記•卷一一○•匈奴傳》:“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11.任意、隨便:“亂來”、“亂跑”、“亂說話”。12.很、非常:“亂沒原則”、“亂有意思的。”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