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道的读音 復道的意思

复道 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复,通“复”。《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复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复,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刘白羽 《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莫高窟,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
  • dào

“復道”的读音

拼音读音
[fù dào]
汉字注音:
ㄈㄨˋ ㄉㄠˋ
简繁字形:
复道
是否常用:

“復道”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复,通“复 ”。指水陆两路。复,通“复 ”。

辞典解释

复道  fù dào  ㄈㄨˋ ㄉㄠˋ  

楼阁中上下重叠的通行道路。《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官,及闲往,数跸烦人,迺作复道,方筑武库南。」也作「复道」、「复陆」。

网络解释

复道

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复,通“复”。《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复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复,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刘白羽 《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莫高窟,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

“復道”的单字解释

】:1.“复”的繁体字。2.返、還。《爾雅•釋言》:“復,返也。”《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3.還原,再回到原來的樣子:“恢復”、“康復”、“回復”、“收復”。《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傳》:“三去相,三復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猶絕?”4.回報,多指仇恨而言:“報復”、“復仇”。《左傳•定公四年》:“(伍員)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5.免附徭役或賦稅。《墨子•號令》:“男女老小,先分守者,人賜錢千,復之三歲。”《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蜀漢民給軍事勞苦,復勿租稅二歲。”6.再、又:“去而復返”、“舊病復發”、“死灰復燃”。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迴。”7.無義。有補充或調整音節的作用。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8.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坤()上。機運循環之象。9.姓。如元代有復見心。10.“復”、“複”、“覆”三字本義各異。復為還、返,複為有夾裡的衣服,覆為翻倒、傾倒的意思。但因就其本義都可以引申為再、又、重等義,所以“反復”也或作“反複”、“反覆”,“重複”也或作“重覆”、“重復”等。但在某些語詞的特定用法上,卻不可相混。如“復興”不作“複興”、“覆興”,“複數”不作“復數”、“覆數”,“覆蓋”不作“復蓋”、“複蓋”。因此使用這三字,除其意義相通部分外,仍應注意各字單用本義之區別。
】: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復道”的相关词语

* 復道的读音是:fù dào,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復道的意思:复道 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复,通“复”。《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复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相与坐沙中语。”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复,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刘白羽 《敦煌秋日》:“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奔赴莫高窟,攀缘于回廊复道之中,留连于岩窟洞天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