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養的读音 將養的意思
将养 将养,读音jiāngyǎ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休养身体。
- 將
- 養
“將養”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jiāng yǎng]
- 汉字注音:
- ㄐㄧㄤ ㄧㄤˇ
- 简繁字形:
- 将养
- 是否常用:
- 是
“將養”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将养 jiāngyǎng
(1) [recuperate]∶休养身体
(2) [support and wait upon]∶侍奉赡养
将养老人
辞典解释
将养 jiāng yǎng ㄐㄧㄤ ㄧㄤˇ 保养休息。
《墨子.非命上》:「外无以应待诸侯之宾客,内无以食饥衣寒,将养老弱。」
德语 erholen, wieder gesunden (V)
网络解释
将养
将养,读音jiāngyǎ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休养身体。
“將養”的单字解释
【將】:[jiāng]1.扶助,扶持。2.奉獻。3.供養;奉養。4.行進。5.送行。6.施行。7.遵奉;秉承。8.傳達;表達。9.帶領;攜帶。10.順從;隨從。11.取;拿。12.控制;約束。13.操。指以某種方言說話。14.駕御。參見“將車”。15.逆亂。16.壯;大。17.引申為盛。18.長久。19.美。20.側。21.相當於“為”、“是”。22.當;能。23.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或“帥”。參見“將軍”。24.用言語激人:就是有人將他,他還是一聲不響。25.副詞。26.介詞。27.連詞。28.助詞。29.同“漿”。30.同“螿”。31.同“牂”。32.姓。[jiàng]1.將帥;將領。2.喻指在某一領域稱雄者。3.統率,指揮。4.軍銜名。在校級之上。我國目前軍銜制,有上將、中將、少將。
【養】:1.照顧、撫育:“撫養”、“養民”。《禮記•大學》:“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2.培植花木或飼養動物:“養蘭”、“養雞”。《周禮•夏官•圉人》:“圉人,當養馬芻牧之事。”3.陶冶品德:“修養品德”。《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欲。”4.教導、教育。《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序》:“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5.治療、調護:“調養”、“養顏”、“養病”。《儒林外史•第五回》:“再折些須銀子給他養那打壞了的腿。”6.增加、助長。《左傳•昭公二十年》:“私欲養求,不給則應。”《孔穎達•正義》:“私有所欲,長養其情,求物共之,民不共給,則應之以罪。”7.信守、保持。《荀子•禮論》:“龍旗九斿,所以養信也。”8.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養由基。
“將養”的相关词语
* 將養的读音是:jiāng yǎng,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將養的意思:将养 将养,读音jiāngyǎ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休养身体。
基本解释
将养 jiāngyǎng
(1) [recuperate]∶休养身体
(2) [support and wait upon]∶侍奉赡养
将养老人
辞典解释
将养 jiāng yǎng ㄐㄧㄤ ㄧㄤˇ保养休息。
《墨子.非命上》:「外无以应待诸侯之宾客,内无以食饥衣寒,将养老弱。」
德语 erholen, wieder gesunden (V)
将养
将养,读音jiāngyǎ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休养身体。【將】:[jiāng]1.扶助,扶持。2.奉獻。3.供養;奉養。4.行進。5.送行。6.施行。7.遵奉;秉承。8.傳達;表達。9.帶領;攜帶。10.順從;隨從。11.取;拿。12.控制;約束。13.操。指以某種方言說話。14.駕御。參見“將車”。15.逆亂。16.壯;大。17.引申為盛。18.長久。19.美。20.側。21.相當於“為”、“是”。22.當;能。23.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或“帥”。參見“將軍”。24.用言語激人:就是有人將他,他還是一聲不響。25.副詞。26.介詞。27.連詞。28.助詞。29.同“漿”。30.同“螿”。31.同“牂”。32.姓。[jiàng]1.將帥;將領。2.喻指在某一領域稱雄者。3.統率,指揮。4.軍銜名。在校級之上。我國目前軍銜制,有上將、中將、少將。
【養】:1.照顧、撫育:“撫養”、“養民”。《禮記•大學》:“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2.培植花木或飼養動物:“養蘭”、“養雞”。《周禮•夏官•圉人》:“圉人,當養馬芻牧之事。”3.陶冶品德:“修養品德”。《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欲。”4.教導、教育。《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序》:“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5.治療、調護:“調養”、“養顏”、“養病”。《儒林外史•第五回》:“再折些須銀子給他養那打壞了的腿。”6.增加、助長。《左傳•昭公二十年》:“私欲養求,不給則應。”《孔穎達•正義》:“私有所欲,長養其情,求物共之,民不共給,則應之以罪。”7.信守、保持。《荀子•禮論》:“龍旗九斿,所以養信也。”8.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養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