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论的读音 对策论的意思
又称“博弈论”、“竞赛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带有竞赛或斗争性质的现象。主要研究决策者是否存在制胜对方的最优策略,以及如何确定这种策略。运用对策论,可对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行为科学产生的模型作出分析判断。在管理科学、系统控制和统计决策等领域都有应用。
- 对
- 策
- 论
“对策论”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duì cè lùn]
- 汉字注音:
- ㄉㄨㄟˋ ㄘㄜˋ ㄌㄨㄣˋ
- 简繁字形:
- 對策論
- 是否常用:
- 否
“对策论”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又称“博弈论”、“竞赛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带有竞赛或斗争性质的现象。主要研究决策者是否存在制胜对方的最优策略,以及如何确定这种策略。运用对策论,可对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行为科学产生的模型作出分析判断。在管理科学、系统控制和统计决策等领域都有应用。
网络解释
“对策论”的单字解释
【对】:1.回答:对答如流。2.向着;朝着:枪口对准敌人。3.对抗;敌对:对手。针锋相对。4.对待。例:对事不对人。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对。神色不对。数目不对,还差一些。6.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对。对表。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对到一起。对榫。8.投合;适合:俩人很对脾气。对心思。9.成双的:对联。10.搀入(多指液体):对水。11.⑪介词。1.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你的建议,他很重视。2.对待:小王对他有意见。3.朝;向:对人民负责。
【策】:1.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策。2.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策。策问。3.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跟“筹”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诀写在上面以计算乘除和开平方。4.计谋;办法:上策。献策。束手无策。5.谋划;筹划:策反。策应。6.姓。7.古代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马的身体,使它向前跑。8.用策赶马:鞭策。策马前进。9.拐杖:扶策而行。
【论】:[lùn]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论。议论。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论。社论。历史唯物论。3.评定;看待:论罪。相提并论。4.介词。按照:论堆卖。论件计工。[lún]〔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对策论”的相关成语
“对策论”的相关词语
* 对策论的读音是:duì cè lùn,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对策论的意思: 又称“博弈论”、“竞赛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带有竞赛或斗争性质的现象。主要研究决策者是否存在制胜对方的最优策略,以及如何确定这种策略。运用对策论,可对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行为科学产生的模型作出分析判断。在管理科学、系统控制和统计决策等领域都有应用。
基本解释
又称“博弈论”、“竞赛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带有竞赛或斗争性质的现象。主要研究决策者是否存在制胜对方的最优策略,以及如何确定这种策略。运用对策论,可对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行为科学产生的模型作出分析判断。在管理科学、系统控制和统计决策等领域都有应用。【对】:1.回答:对答如流。2.向着;朝着:枪口对准敌人。3.对抗;敌对:对手。针锋相对。4.对待。例:对事不对人。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对。神色不对。数目不对,还差一些。6.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对。对表。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对到一起。对榫。8.投合;适合:俩人很对脾气。对心思。9.成双的:对联。10.搀入(多指液体):对水。11.⑪介词。1.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你的建议,他很重视。2.对待:小王对他有意见。3.朝;向:对人民负责。
【策】:1.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策。2.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策。策问。3.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跟“筹”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诀写在上面以计算乘除和开平方。4.计谋;办法:上策。献策。束手无策。5.谋划;筹划:策反。策应。6.姓。7.古代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马的身体,使它向前跑。8.用策赶马:鞭策。策马前进。9.拐杖:扶策而行。
【论】:[lùn]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论。议论。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论。社论。历史唯物论。3.评定;看待:论罪。相提并论。4.介词。按照:论堆卖。论件计工。[lún]〔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