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怎么读 寇的意思
更新时间 | 2024年 |
---|---|
汉字 | 寇 |
读音 |
|
注音 | ㄎㄡˋ |
部首 | [宀] 宝盖头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㓂 冦 宼 𡨥 𡯷 𢽉 𥦆 𥦲 窛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C7 |
其它编码 | 五笔:pfqc 仓颉:jmue 郑码:wdix 四角:30214 |
笔顺编码 | 44511352154 |
笔顺笔画 | 丶丶フ一一ノフ丨一フ丶 |
五笔笔顺 | 点 点 横撇/横钩 横 横 撇 竖弯钩 竖 横 横撇/横钩 点 |
寇字的意思
1.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也指敌人):寇仇。海寇。外寇(入侵的敌寇)。
2.敌人来侵略:入寇。寇边。
3.姓。
寇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寇
kòu ㄎㄡˋ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寇。贼寇。侵略者来侵犯:寇边。姓。英语 bandits, thieves; enemy; invade
德语 Kou (Eig, Fam),Gangster (S)
法语 bandit,envahisseur
寇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寇 kòu
〈动〉
(1) (会意。从宀( mián),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从元(人),从攴( pū),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本义:入侵;侵犯)
(2) 同本义 [invade;plunder]
寇,暴也。与败贼 同义(朋侵)。——《说文》
寇贼奸宄。——《书·舜典》。传:“群行攻劫曰寇。”郑注:“强取为寇。”
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文公七年》
大兵不寇。——《吕氏春秋·贵公》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吐蕃发十万兵寇 西川。——《资治通鉴》
(3) 又如:寇戎(来犯的敌军);寇虐(侵掠残害之行)寇钞(攻劫掠夺);寇剽(抢劫);寇钞(亦作“寇抄”。劫掠);寇攘(劫掠;侵扰);寇窃(抢劫;盗窃)
(4) 砍伐 [fell;cut;chop]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庄子·人间世》
词性变化
◎ 寇 kòu
〈名〉
(1) 入侵者 [invader]
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2) 敌人 [enemy]
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者。——《资治通鉴》
(3) 贼兵,敌军 [foe]
在宋城上而待 楚寇矣。——《墨子·公输》
今寇众我寡。——《资治通鉴》
(4) 又如:寇乱(外寇与内乱。兵起于外为寇,起于内为乱)
(5) 盗匪 [bandit]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寇逆(贼寇,叛逆);寇劫(指行劫的群盗);寇戎(匪患与战争);寇奸(寇贼奸宄)
(7) 姓
寇字的辞典解释
盗匪,或指外来的入侵者。如:「贼寇」、「草寇」、「敌寇」、「流寇」、「倭寇」、「穷寇莫追」。唐·杜甫〈登楼〉诗:「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明·侯方域〈宁南侯传〉:「是时秦寇入豫,良玉当往勦,见司徒公。」
姓。如北魏有寇谦之,宋代有寇准。
动侵犯、掠夺。如:「入寇」、「寇边」。《书经·费誓》:「无敢寇攘,逾垣墙。」
康熙字典解释
寇【寅集上】【宀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苦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丘𠋫切,𠀤音扣。《說文》暴也。从攴从完,當其完聚而寇之也。攴,擊也。會意。《廣韻》鈔也。《增韻》仇也,賊也。《易·蒙卦》不利爲寇,利禦寇。《詩·大雅》式遏寇虐。《書·舜典》寇賊姦宄。《註》羣行攻刼曰寇,殺人曰賊。
又《左傳·文七年》兵作於內爲亂,於外爲寇。
又《周禮》司寇,秋官,主𠛬戮理官也。
又《揚子·方言》凡物盛,多謂之寇。《郭璞註》今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
又姓。宋有寇準。《歐陽氏曰》俗作𡨥,非。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寇【卷三】【攴部】
暴也。从攴从完。苦候切〖注〗徐鍇曰:“當其完聚而欲寇之。”
说文解字注
(寇)暴也。暴當是夲部之?。暴疾之字引伸爲暴亂也。从攴完。此與敗賊同意。苦𠊱切。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