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魏救趙的读音 圍魏救趙的意思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示例】倘用~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反义词】围城打援、声东击西【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 wéi
  • wèi
  • jiù
  • zhào

“圍魏救趙”的读音

拼音读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汉字注音:
ㄨㄟˊ ㄨㄟˋ ㄐㄧㄡˋ ㄓㄠˋ
简繁字形:
围魏救赵
是否常用:

“圍魏救趙”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围魏救赵 wéiwèi-jiùzhào

[besiege Wei to rescure Zhao—relieve the besieged by besieging the base of the besiegers]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乘魏国空虚,发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来用“围魏救赵”来指类似的作战方法

辞典解释

围魏救赵  wéi wèi jiù zhào  ㄨㄟˊ ㄨㄟˋ ㄐㄧㄡˋ ㄓㄠˋ  

战国时魏围攻赵都邯郸,赵求救于齐,齐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师率兵救赵。孙膑趁魏重兵在外,国内空虚,派兵直捣魏都大梁,魏军被迫撤回,并于桂陵遭齐兵截击,大败,赵国之危遂解。见《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后方,迫使敌兵撤回的战略。
《水浒传.第六四回》:「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十寨。」

英语 lit. to besiege 魏[Wei4] and rescue 趙|赵[Zhao4] (idiom)​, fig. to relieve a besieged ally by attacking the home base of the besiegers

德语 Wei belagern um Zhao zu retten. 2. Strategem

法语 (expr. idiom.)​ encercler Wei pour secourir Zhao, soulager un allié assiégé en attaquant les bases des assiégeants

网络解释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示例】倘用~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

【反义词】围城打援、声东击西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圍魏救趙”的单字解释

】:同“”。
】:1.周朝国名(前403—前225)。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为秦所灭。2.朝代名。1.三国之一(220—265)。与吴、蜀并立。曹操子曹丕所建。占有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等地区,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为晋所灭。2.北朝之一(386—534)。鲜卑族拓跋珪所建。公元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史称北魏,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后分裂为东魏(534—550)、西魏(535—556)。东魏为北齐所灭,西魏为北周所灭。
】: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救亡。救荒。救灾。救急。
】:同“”。

“圍魏救趙”的相关词语

* 圍魏救趙的读音是:wéi wèi jiù zhào,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圍魏救趙的意思:【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示例】倘用~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反义词】围城打援、声东击西【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