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的读音 凤阳花鼓的意思

凤阳花鼓 (曲艺形式)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谋生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传统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凤阳花鼓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fèng
  • yáng
  • huā

“凤阳花鼓”的读音

拼音读音
[fèng yáng huā gǔ]
汉字注音:
ㄈㄥˋ ㄧㄤˊ ㄏㄨㄚ ㄍㄨˇ
简繁字形:
鳳陽花鼓
是否常用:

“凤阳花鼓”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民间曲调名。创始于安徽凤阳。最初流传明代。唱词多叠字,每段二十七字,前两句各三字,后三句各七字。后缀锣鼓声十三个字音。

辞典解释

凤阳花鼓  fèng yáng huā gǔ   ㄈㄥˋ ㄧㄤˊ ㄏㄨㄚ ㄍㄨˇ  

流行于安徽的民间歌舞。由明代一种秧歌发展而成,最早产生于凤阳。今之表演者背著花鼓,两手执竹枝做成的鼓键敲击,配合舞步,边敲边唱。节奏鲜明,舞姿轻盈。

网络解释

凤阳花鼓 (曲艺形式)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谋生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传统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凤阳花鼓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阳花鼓”的单字解释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阳二气。2.太阳;日光:阳光。阳历。阳坡。朝阳。向阳。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4.凸出的:阳文。5.外露的;表面的:阳沟。阳奉阴违。6.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阳宅。阳间。阳寿。7.带正电的:阳电。阳极。8.指男性生殖器。9.姓。
】: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凤阳花鼓”的相关词语

“凤阳花鼓”造句

凤阳花鼓对外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对外地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欣赏凤阳花鼓表演。

万达文化旅游城展示中心“凤阳花鼓”今天上午首次正式开放。

9月19日,素有“东方芭蕾”之称的凤阳花鼓精彩亮相湖南吉首市举办的2015国际鼓文化节。

凤阳花鼓方庆平,晋陕锁呐起怒腔。

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

11月4日,安徽合肥滨湖新区,直径61米、高18米、以凤阳花鼓为造型的鼓型建筑正式开放,这座被誉为世界最大鼓型建筑,正在申报吉尼斯纪录。

10月22日,在凤阳县新城区人民广场上,600多人齐跳新编“凤阳花鼓健身舞”。

结果不仅赋税徭役不比前代王朝轻,“猛政”下的百姓比过去更少了逃税的“法门”,洪武自己则背上言行不一的坏名声,连“凤阳花鼓”也在骂他。

* 凤阳花鼓的读音是:fèng yáng huā gǔ,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凤阳花鼓的意思:凤阳花鼓 (曲艺形式)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谋生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传统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凤阳花鼓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