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卿的读音 六卿的意思

六卿 六卿:古代统军执政之官。《夏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周礼》执政大官分为六官,亦称“六卿”。后世往往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六卿。 始设于夏朝,代表国君亲近官员,亦称六吏。 见于西周,为官职仅次于宰相、三公的高级大臣,又称六官,西周中的六卿具体官职组成仍存争议: 1、其一认为,周的六卿为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六卿之外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而春秋时代的晋国有着完全别于周室的军政合一制度(见于晋国六卿)。 2、其二认为,六卿是指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它们分别有另外的称号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隋唐以后,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当天、地、四时官,称六卿,唐高宗时,曾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尚书。
  • liù
  • qīng

“六卿”的读音

拼音读音
[liù qīng]
汉字注音:
ㄌㄧㄨˋ ㄑㄧㄥ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六卿”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上古天子有六军﹐六军之主将称"六卿"。 2.指六官。《书.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闻焉,周官则备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于百事。"春秋末,宋国亦设六卿之官,其官名与周稍异。《左传.哀公二十六年》:"于是皇缓为右师,皇非我为大司马,皇怀为司徒,灵不缓为左师,乐茷为司城,乐朱鉏为大司寇,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后用以泛称朝廷重臣。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威重于六卿,富累于陶卫,舆服僭于王公,宫室溢于制度。"南朝梁沈约《奏弹王源》:"闻之前典,岂有六卿之胄,纳女于管库之人?"隋唐后亦用以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 3.指春秋时晋之范﹑中行﹑知﹑赵﹑韩﹑魏六氏。 4.谓卿六人。 5.见"六大"。

辞典解释

六卿  liù qīng  ㄌㄧㄡˋ ㄑㄧㄥ  

周代分掌国政的六种职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书经.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
《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闻焉,周官则备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于百事。」
也称为「六官」。

春秋时,晋国的范、中行、知、赵、韩、魏六氏。
《左传.襄公十九年》:「公享晋六卿于蒲圃,赐之三命之服。」
《韩非子.孤愤》:「所以谓晋亡者,亦非地与城亡也。姬氏不制,而六卿专之也。」

网络解释

六卿

六卿:古代统军执政之官。《夏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周礼》执政大官分为六官,亦称“六卿”。后世往往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六卿。
始设于夏朝,代表国君亲近官员,亦称六吏。
见于西周,为官职仅次于宰相、三公的高级大臣,又称六官,西周中的六卿具体官职组成仍存争议:
1、其一认为,周的六卿为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六卿之外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而春秋时代的晋国有着完全别于周室的军政合一制度(见于晋国六卿)。
2、其二认为,六卿是指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它们分别有另外的称号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隋唐以后,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当天、地、四时官,称六卿,唐高宗时,曾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尚书。

“六卿”的单字解释

】:[liù]1.数目。五加一的和。2.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lù]用于地名,如六安(在安徽)。
】:1.古时高级官名:卿相。2.古时君称臣。3.古时夫妻或好朋友之间表示亲爱的称呼。4.姓。

“六卿”的相关词语

* 六卿的读音是:liù qīng,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六卿的意思:六卿 六卿:古代统军执政之官。《夏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周礼》执政大官分为六官,亦称“六卿”。后世往往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六卿。 始设于夏朝,代表国君亲近官员,亦称六吏。 见于西周,为官职仅次于宰相、三公的高级大臣,又称六官,西周中的六卿具体官职组成仍存争议: 1、其一认为,周的六卿为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六卿之外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而春秋时代的晋国有着完全别于周室的军政合一制度(见于晋国六卿)。 2、其二认为,六卿是指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它们分别有另外的称号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隋唐以后,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当天、地、四时官,称六卿,唐高宗时,曾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