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觀之誅的读音 兩觀之誅的意思
两观之诛 语本汉刘向《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后遂以"两观之诛"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
- 兩
- 觀
- 之
- 誅
“兩觀之誅”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liǎng guān zhī zhū]
- 汉字注音:
- ㄌㄧㄤˇ ㄍㄨㄢ ㄓ ㄓㄨ
- 简繁字形:
- 两观之诛
- 是否常用:
- 否
“兩觀之誅”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语本汉·刘向《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后遂以“两观之诛”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
网络解释
两观之诛
语本汉刘向《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后遂以"两观之诛"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
“兩觀之誅”的单字解释
【兩】:同“两”。
【觀】:[guān]1.觀看;觀覽。2.觀察;察看。3.示範;顯示。4.引申為示意。5.游覽。6.玩賞。7.多。8.鑒戒;借鑒。9.引申為效法。10.容飾;形態。11.景象。12.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13.同“勸”。14.同“涫”。沸滾。15.占卜。16.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guàn]1.古代宮門外的雙闕。2.樓臺。3.京觀。4.道教的廟宇。5.古國名。6.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誅】:同“诛”。
“兩觀之誅”的相关词语
* 兩觀之誅的读音是:liǎng guān zhī zhū,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兩觀之誅的意思:两观之诛 语本汉刘向《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后遂以"两观之诛"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
基本解释
语本汉·刘向《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后遂以“两观之诛”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两观之诛
语本汉刘向《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后遂以"两观之诛"喻指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兩】:同“两”。
【觀】:[guān]1.觀看;觀覽。2.觀察;察看。3.示範;顯示。4.引申為示意。5.游覽。6.玩賞。7.多。8.鑒戒;借鑒。9.引申為效法。10.容飾;形態。11.景象。12.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13.同“勸”。14.同“涫”。沸滾。15.占卜。16.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guàn]1.古代宮門外的雙闕。2.樓臺。3.京觀。4.道教的廟宇。5.古國名。6.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誅】:同“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