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而不往非禮也的读音 來而不往非禮也的意思
【解释】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出处】《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 來
- 而
- 不
- 往
- 非
- 禮
- 也
“來而不往非禮也”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lái ér bù wǎng fēi lǐ yě]
- 汉字注音:
- ㄌㄞˊ ㄦˊ ㄅㄨˋ ㄨㄤˇ ㄈㄟ ㄌㄧˇ ㄧㄝˇ
- 简繁字形:
- 来而不往非礼也
- 是否常用:
- 否
“來而不往非禮也”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来而不往非礼也 lái ér bù wǎng fēi lǐ yě ㄌㄞˊ ㄦˊ ㄅㄨˋ ㄨㄤˇ ㄈㄟ ㄌㄧˇ ㄧㄝˇ 只有来而没有往,是不合礼的。语本《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后比喻为针锋相对,适时回击。如:「既然王二如此对待我们,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也要还以颜色。」
英语 not to reciprocate is against etiquette (classical), to respond in kind
法语 les bons comptes font les bons amis, il est malpoli de ne pas rendre la pareille
网络解释
【解释】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出处】《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來而不往非禮也”的单字解释
【來】:同“来”。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往】:1.去:徒步前往。2.向;朝:往东。往何处去?3.过去的:往日。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禮】:1.“礼”的繁体字。2.人類的行為規範。《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3.規矩恭敬的態度或行為:“行禮”、“有禮”。《左傳•僖公三十年》:“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4.儀式:“典禮”﹑“婚禮”﹑“喪禮”﹑“成年禮”。5.表敬意的贈品:“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晉書•卷七十七•陸曄傳》:“及受禮,唯酒一斗,鹿肉一柈。”6.儒家的經典。見“三禮”條。7.姓。如漢代有禮賢。8.祭。《儀禮•覲禮》:“禮月與四瀆於北門外,禮山川丘陵於西門外。”《文選•揚雄•甘泉賦》:“集乎禮神之囿,登乎頌祇之堂。”9.尊敬、厚待:“禮賢下士”。《呂氏春秋•開春論•察賢》:“魏文侯師卜子夏,友田子方,禮段干木。”
【也】:1.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孔子,鲁人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2.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何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表示句中的停顿: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4.姓。5.表示同样:水库可以灌溉、发电,也可以养鱼。6.单用或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他会英语,也会法语。游客里面也有坐车的,也有步行的。7.叠用,表示无论这样或那样,结果都相同:你去我也去,你不去我也去。他左想也不是,右想也不是。8.用在转折或让步的句子里(常跟上文的“虽然、即使”等呼应),隐含结果相同的意思:虽然雨下得很大,他也来了。即使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说了,我知道;你不说,我也同样知道)。9.表示委婉:你也得对人宽容点儿嘛。这事儿也只好如此了。10.表示强调(有时跟上文的“连”字呼应):七八岁的孩子也学会电脑了。连爷爷也乐得合不拢嘴。
“來而不往非禮也”的相关词语
* 來而不往非禮也的读音是:lái ér bù wǎng fēi lǐ yě,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來而不往非禮也的意思:【解释】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出处】《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辞典解释
来而不往非礼也 lái ér bù wǎng fēi lǐ yě ㄌㄞˊ ㄦˊ ㄅㄨˋ ㄨㄤˇ ㄈㄟ ㄌㄧˇ ㄧㄝˇ只有来而没有往,是不合礼的。语本《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后比喻为针锋相对,适时回击。如:「既然王二如此对待我们,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也要还以颜色。」
英语 not to reciprocate is against etiquette (classical), to respond in kind
法语 les bons comptes font les bons amis, il est malpoli de ne pas rendre la pareille
【解释】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出处】《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來】:同“来”。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往】:1.去:徒步前往。2.向;朝:往东。往何处去?3.过去的:往日。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禮】:1.“礼”的繁体字。2.人類的行為規範。《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3.規矩恭敬的態度或行為:“行禮”、“有禮”。《左傳•僖公三十年》:“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4.儀式:“典禮”﹑“婚禮”﹑“喪禮”﹑“成年禮”。5.表敬意的贈品:“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晉書•卷七十七•陸曄傳》:“及受禮,唯酒一斗,鹿肉一柈。”6.儒家的經典。見“三禮”條。7.姓。如漢代有禮賢。8.祭。《儀禮•覲禮》:“禮月與四瀆於北門外,禮山川丘陵於西門外。”《文選•揚雄•甘泉賦》:“集乎禮神之囿,登乎頌祇之堂。”9.尊敬、厚待:“禮賢下士”。《呂氏春秋•開春論•察賢》:“魏文侯師卜子夏,友田子方,禮段干木。”
【也】:1.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孔子,鲁人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2.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何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表示句中的停顿: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4.姓。5.表示同样:水库可以灌溉、发电,也可以养鱼。6.单用或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他会英语,也会法语。游客里面也有坐车的,也有步行的。7.叠用,表示无论这样或那样,结果都相同:你去我也去,你不去我也去。他左想也不是,右想也不是。8.用在转折或让步的句子里(常跟上文的“虽然、即使”等呼应),隐含结果相同的意思:虽然雨下得很大,他也来了。即使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说了,我知道;你不说,我也同样知道)。9.表示委婉:你也得对人宽容点儿嘛。这事儿也只好如此了。10.表示强调(有时跟上文的“连”字呼应):七八岁的孩子也学会电脑了。连爷爷也乐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