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的读音 余子的意思

余子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释 1.古指嫡长子以外的儿子。《吕氏春秋·报更》:“张仪,魏氏余子也。” 2.官名。《左传·宣公二年》:“晋于是又公族、余子、公行。”杜预注:“皆官名。”孔颖达疏:“则知余子之官,亦治余子之政。” 3.周代兵役制度规定每户以一人为正卒,余者为羡卒,即余子。《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余子。” 4.其余的人。如:目无余子。《后汉书·祢衡传》:“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辞海)

“余子”的读音

拼音读音
[yú zǐ]
汉字注音:
ㄩˊ ㄗˇ
简繁字形:
餘子
是否常用:

“余子”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 2.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馀皆为羡卒﹐称"余子"。 3.年幼未服役的男子。 4.犹后代。 5.官名。 6.其馀的人。 7.谓劫馀之人。

辞典解释

余子  yú zǐ  ㄩˊ ㄗˇ  

其余的人。
《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后备人员。古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其余都为羡卒,称为「余子」。
《周礼.地官.小司徒》:「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余为羡,……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余子。」

弱龄未壮之子。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

网络解释

余子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释
1.古指嫡长子以外的儿子。《吕氏春秋·报更》:“张仪,魏氏余子也。”
2.官名。《左传·宣公二年》:“晋于是又公族、余子、公行。”杜预注:“皆官名。”孔颖达疏:“则知余子之官,亦治余子之政。”
3.周代兵役制度规定每户以一人为正卒,余者为羡卒,即余子。《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余子。”
4.其余的人。如:目无余子。《后汉书·祢衡传》:“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辞海)

“余子”的单字解释

】:1.剩下来的;多余的:余粮。2.零数:十余人。一斤余。3.文言人称代词。我。4.“餘”,另同“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余子”的相关成语

“余子”的相关词语

* 余子的读音是:yú zǐ,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余子的意思:余子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释 1.古指嫡长子以外的儿子。《吕氏春秋·报更》:“张仪,魏氏余子也。” 2.官名。《左传·宣公二年》:“晋于是又公族、余子、公行。”杜预注:“皆官名。”孔颖达疏:“则知余子之官,亦治余子之政。” 3.周代兵役制度规定每户以一人为正卒,余者为羡卒,即余子。《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余子。” 4.其余的人。如:目无余子。《后汉书·祢衡传》:“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