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读音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意思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两个国家发生战争,不杀对方派来的使者。 明·佚名《绨袍记》三六:“犬夫,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有何受辱。” 《西游记》七O:“见了那国王,国王便叫‘斩了’,幸亏那两班谋士道:‘两家相争,不斩来使。’把我饶了。” 《古今小说》二五:“岂不闻‘两国战争,不斩来使’?他独自到这里,擒住斩之,邻国知道,万世笑端。” 《东周列国志》四O:“自古‘两国相争,不罪来使。’如何将我使臣拿住?”又九七:“自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况求和平?”
  • liǎng
  • guó
  • xiāng
  • zhēng
  • zhǎn
  • lái
  • shǐ 使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读音

拼音读音
[liǎng guó xiāng zhēng,bù zhǎn lái shǐ]
汉字注音:
ㄌㄧㄤˇ ㄍㄨㄛˊ ㄒㄧㄤ ㄓㄥ,ㄅㄨˋ ㄓㄢˇ ㄌㄞˊ ㄕˇ
简繁字形:
兩國相爭,不斬來使
是否常用: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交战双方互相不杀对方派来负责联络或谈判的使者。

辞典解释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liǎng guó xiāng zhēng bù zhǎn lái shǐ  ㄌㄧㄤˇ ㄍㄨㄛˊ ㄒㄧㄤ ㄓㄥ ㄅㄨˋ ㄓㄢˇ ㄌㄞˊ ㄕˇ  

(谚语)​比喻双方交恶,不应为难或迫害中间的联络人。《三国演义.第四五回》:「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曰:『斩使以示威。』」也作「两国相争,不阻来使」、「两国相争,不罪来使」、「两国战争,不斩来使」。

英语 when two kingdoms are at war, they don't execute envoys (idiom)​

网络解释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两个国家发生战争,不杀对方派来的使者。
明·佚名《绨袍记》三六:“犬夫,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有何受辱。”
《西游记》七O:“见了那国王,国王便叫‘斩了’,幸亏那两班谋士道:‘两家相争,不斩来使。’把我饶了。”
《古今小说》二五:“岂不闻‘两国战争,不斩来使’?他独自到这里,擒住斩之,邻国知道,万世笑端。”
《东周列国志》四O:“自古‘两国相争,不罪来使。’如何将我使臣拿住?”又九七:“自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况求和平?”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单字解释

】: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1.因意见不一致而相互辩诘:争论。是非之争。2.力求获得或达到:为祖国争光。力争上游。3.竞争;争夺:争先恐后。只争朝夕。4.疑问代词。怎么;如何(见于早期白话):争奈。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1.砍:斩草除根。披荆斩棘。斩断侵略者的魔爪。2.比喻敲竹杠;讹诈。3.姓。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来了。开春以后,农忙来了。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来。来一盘棋。来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来。何必来这一套?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来。这个歌我唱不来。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来?9.未来的:来年。来日方长。10.姓。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来是新春。不愁吃来不愁穿。黑白桑葚来大樱桃。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来。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使】:1.派遣;支使:使唤。使人去打听消息。2.使用:使拖拉机耕地。这支笔很好使。使上点肥料。3.让;叫;致使: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4.假如。5.奉使命办事的人:使节。大使。公使。特使。学使(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相关词语

*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读音是:liǎng guó xiāng zhēng,bù zhǎn lái shǐ,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意思: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两个国家发生战争,不杀对方派来的使者。 明·佚名《绨袍记》三六:“犬夫,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有何受辱。” 《西游记》七O:“见了那国王,国王便叫‘斩了’,幸亏那两班谋士道:‘两家相争,不斩来使。’把我饶了。” 《古今小说》二五:“岂不闻‘两国战争,不斩来使’?他独自到这里,擒住斩之,邻国知道,万世笑端。” 《东周列国志》四O:“自古‘两国相争,不罪来使。’如何将我使臣拿住?”又九七:“自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况求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