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不爛之舌的读音 三寸不爛之舌的意思
【解释】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示例】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说他们入伙。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近义词】三寸之舌【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嘴
- 三
- 寸
- 不
- 爛
- 之
- 舌
“三寸不爛之舌”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 汉字注音:
- ㄙㄢ ㄘㄨㄣˋ ㄅㄨˋ ㄌㄢˋ ㄓ ㄕㄜˊ
- 简繁字形:
- 三寸不烂之舌
- 是否常用:
- 否
“三寸不爛之舌”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三寸不烂之舌 sāncùn bùlànzhīshé
[a glip tongue;smooth talk] 指善于辞令的口才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三国演义》
辞典解释
三寸不烂之舌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ㄙㄢ ㄘㄨㄣˋ ㄅㄨˋ ㄌㄢˋ ㄓ ㄕㄜˊ 形容能言善道,擅长辞令的口才。《三国演义.第三回》:「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可乎?」《西游记.第三八回》:「我这去,但凭三寸不烂之舌,莫说是猪八戒,就是『猪九戒』,也有本事教他跟著我走。」也作「三寸之舌」、「三寸舌」。
英语 to have a silver tongue, to have the gift of the gab
法语 avoir la langue bien pendue
网络解释
【解释】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示例】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说他们入伙。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近义词】三寸之舌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嘴
“三寸不爛之舌”的单字解释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寸】:1.长度单位,10分等于1寸,10寸等于1尺。1市寸合1/30米。2.形容极短或极小:寸功。寸进。寸土。寸步。鼠目寸光。3.凑巧:你来得可真寸。4.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爛】:1.食物熟透而鬆軟。《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紅樓夢•第十一回》:“說有好吃的要幾樣,還要很爛的。”2.腐敗的、破舊的:“爛蘋果”、“破銅爛鐵”。3.光明、顯著:“燦爛”、“絢爛”。《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子興視夜,明星有爛。”《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上》:“四年于茲,功德爛然。”4.紊亂沒頭緒:“爛攤子”、“一本爛帳”。5.形容人不好、差勁:“你這個人太爛了!”6.極、過分。如;“爛熟”、“爛醉”。《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是個爛忠厚沒用的人,所以這些話我不得不教導你。”7.腐敗:“潰爛”、“海枯石爛”。《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十萬之師,土崩魚爛。”8.燒灼。《漢書•卷六十八•霍光傳》:“曲突徙薪亡恩澤,燋頭爛額為上客耶?”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三寸不爛之舌”的相关词语
* 三寸不爛之舌的读音是: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近义词,组词,造句等解释。三寸不爛之舌的意思:【解释】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示例】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说他们入伙。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近义词】三寸之舌【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嘴
基本解释
三寸不烂之舌 sāncùn bùlànzhīshé
[a glip tongue;smooth talk] 指善于辞令的口才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三国演义》
辞典解释
三寸不烂之舌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ㄙㄢ ㄘㄨㄣˋ ㄅㄨˋ ㄌㄢˋ ㄓ ㄕㄜˊ形容能言善道,擅长辞令的口才。《三国演义.第三回》:「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可乎?」《西游记.第三八回》:「我这去,但凭三寸不烂之舌,莫说是猪八戒,就是『猪九戒』,也有本事教他跟著我走。」也作「三寸之舌」、「三寸舌」。
英语 to have a silver tongue, to have the gift of the gab
法语 avoir la langue bien pendue
【解释】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示例】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说他们入伙。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近义词】三寸之舌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嘴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寸】:1.长度单位,10分等于1寸,10寸等于1尺。1市寸合1/30米。2.形容极短或极小:寸功。寸进。寸土。寸步。鼠目寸光。3.凑巧:你来得可真寸。4.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爛】:1.食物熟透而鬆軟。《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紅樓夢•第十一回》:“說有好吃的要幾樣,還要很爛的。”2.腐敗的、破舊的:“爛蘋果”、“破銅爛鐵”。3.光明、顯著:“燦爛”、“絢爛”。《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子興視夜,明星有爛。”《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上》:“四年于茲,功德爛然。”4.紊亂沒頭緒:“爛攤子”、“一本爛帳”。5.形容人不好、差勁:“你這個人太爛了!”6.極、過分。如;“爛熟”、“爛醉”。《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是個爛忠厚沒用的人,所以這些話我不得不教導你。”7.腐敗:“潰爛”、“海枯石爛”。《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十萬之師,土崩魚爛。”8.燒灼。《漢書•卷六十八•霍光傳》:“曲突徙薪亡恩澤,燋頭爛額為上客耶?”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