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造句

“唯识”的解释

唯识[wéi shí] 唯识 唯识是一个梵语 (Vijñāptimātratāsiddhi),音译毗若底摩坦喇多,梵语倒置,称为识唯,汉土译为唯识。 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是由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变现生起,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说:‘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
用“唯识”造句 第1组

1、指出唯识的我法二空和休谟的心物实体否定毕竟是立在两种不同文化的根基上,结果是形同而实质不同。

2、关于现代心理学中的人格结构,从唯识论来看,人格可以分成现实的我、理想的我和圆成实的我。

3、“万法唯识”的意思就是,一切都是意识的结果,所有外在世界都是通过人的意识呈现的,实质上也都是虚假的。玄奘 

4、本文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察了唯识学之心法八识所建构的认识结构。

5、佛教唯识论的八识观结构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三层结构有相同之处。

6、成唯识论卷四说,有情众生,由四根本烦恼,轮回生死,不能出离。

7、无论是法相唯识学对具体心相的透彻分析,还是禅宗的“即心即佛”、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一念三千”,最终都令人们趣入无我真相、破除我执虚妄。

8、唯识学以妙观察智明差别相,平等性智明无我,大圆镜智明中道实相,与二谛的意义接近。

9、注释有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唐慈恩作,以玄奘译书的旨趣,解释唯识二十论。

10、显宗说一切有部、经部、唯识、中观四宗中以中观为最发达。

用“唯识”造句 第2组

11、性空教摄一切小乘,相空教摄一切大乘般若,唯识圆教摄大乘《华严经》、《楞伽经》、《妙法莲华经》、《大般涅盘经》。

12、全书略分两卷,卷一综述法相体系,卷二综述唯识体系。

13、化教又可分作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三类。

14、天台、贤首、唯识等等,最后的发展均是归于净土。

15、崔正森说,唐朝时五台山有寺庙360余座,唯识宗创始人窥基、律宗初祖道宣、七帝门师澄观等著名高僧,都曾在五台山传教弘法。

16、只独纵横诸际维系,况今昨来去,当唯识见圣传杰作,镇守广袤坚贞,已越逾了千年严酷,诚数难以计量之清魂.

17、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大师可是要入那杀生地狱享受果报?

18、显宗方面有两个传承,一个倡导唯识见,传授法相学;一个主张诸法性空,传教中观应成学说。

19、’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

20、倒十字包含了撒旦的教义,唯我唯识,威力强大,血族的法术还把血之精华里的能量蕴藏在内,威力不容小觑。

用“唯识”造句 第3组

21、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念为神一念修罗。

22、欧阳竟无毕生穷究佛学,初研瑜伽,中研般若,晚精法相唯识,实集佛学之大成。

23、历史意义卷首有作者自序,说明撰写此书的用意,同时对《成唯识论》的题目作了解释。

24、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玄奘三藏在印度曲女城辩经大会上,宣说《真唯识量》,扬大乘真义,被印度大乘行者尊称为“摩诃耶那提婆”。

25、主人公应着某种不可预知的因缘,穿梭于修道与成佛的世界,方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宇宙真理;所谓出世与入世,所谓人生真相,尽在心念转换的瞬间。

26、国难当头,异域奇才项飞云横空出世,经奇事、历奇情,上天入地,仙神一身,飞剑问情,但求真爱,摩挲三界,唯识我心,回首处,流云飞岫,青山绿水。

27、隋唐之际,有天台宗智顗、三论宗吉藏、华严宗贤首,乃至法相唯识宗玄奘等等都提出自己的判教主张。

28、然而,他父亲怎么也没有想到,生长在王侯家里的窥基,后来竟成为玄奘法师的高足弟子,唯识宗的一代祖师。

* 在线查询唯识造句,用唯识造句,用唯识组词造句,包含唯识的句子。

关于唯识的诗句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