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有关望月的诗句(古诗《望月有感》白居易)
1.古诗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望月有感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
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注释
⑴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⑵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
⑶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⑷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
⑸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⑹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⑺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⑻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⑼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荒,一作“饥”。
⑽世业:祖传的产业。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
⑾羁旅:漂泊流浪。
⑿寥落:荒芜零落。
⒀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此代指战争。
⒁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
⒂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
⒃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
⒄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九秋,秋天。
⒅乡心:思亲恋乡之心。
⒆五处:即诗题所言五处
2.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全解及赏析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
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
今夜清光似往年。
译文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
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
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象以往的那些年。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生于河南新郑(今河南新政县),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二十九岁中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唐宪宗元和十年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宾客分司东部、太子少傅等职。
元和十年以前白居易政治态度比较积极,利用谏官的职务,屡次上书拨摘时弊;元和十年以后,虽然在地方上做过一些兴利除弊的事,但明哲保身思想占主异地位。在政治上,他反对宦官擅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横征暴敛,同情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
在文学上白居易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中坚。他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起“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作用。他早期的诗歌创作同情人民疾苦、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能以社会重大问题为内容战斗性很强。白居易诗的风格以通俗平易、对比鲜明、叙事与议论相结合为特征,也有不够精炼,言尽意尽的毛病。著有《白氏长庆集》。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赏析:
唐诗人白居易,败于中央的政争,而被流放为江州司马时,睹月思乡、思人,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作者进行一系列对比:一、地点的对比。去年中秋节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在被贬之地湓江度过。二、情景的对比。去年的欢乐之景与今朝的冷清之景形成鲜明对比。三、情感对比。昔之乐游与今之苦叹;昔之欢乐与今之愁苦。在这些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3.白居易写的月亮的诗句有哪些
1.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
2.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____白居易《村夜》
4.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____白居易《暮江吟》
5.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____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
6.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____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7.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8.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____白居易《春题湖上》
9.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0.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1.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____白居易《长恨歌》
4.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句古诗
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句有: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2、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中秋月》
3、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初入香山院对月》
4、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寒食月夜》
5、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感月悲逝者》
6、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八月十五日》
7、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八月十五日》
8、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江楼月》
9、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
10、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5.古诗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望月有感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原文: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译文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
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注释⑴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⑵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⑶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⑷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⑸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⑹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⑺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
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⑻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
白氏祖居曾在此。⑼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
荒,一作“饥”。⑽世业:祖传的产业。
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⑾羁旅:漂泊流浪。
⑿寥落:荒芜零落。⒀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此代指战争。
⒁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⒂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
⒃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⒄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
九秋,秋天。⒅乡心:思亲恋乡之心。
⒆五处:即诗题所言五处。
6.白居易描写月亮的诗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中秋月 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寒食月夜 白居易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感月悲逝者 白居易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
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八月十五日 白居易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因 白居易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答苏庶子月夜闻家僮奏乐见赠 白居易
墙西明月水东亭,一曲霓裳按小伶。
不敢邀君无别意,弦生管涩未堪听。
初入香山院对月 大和六年秋作。 白居易
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圆时。
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