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吃茶去有关的诗句(关于茶的诗词,哪个朋友收集得有?)

1.关于茶的诗词,哪个朋友收集得有?

我的开放词典里有所搜集,不太全,仅供参考 ——1、茶 诗 中国的诗歌艺术宝库,其丰富多彩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茶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分支,虽然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歌典籍中茶诗所占比例非常小,但是在艺术成就上却美不胜收,不少篇什至今脍炙人口。 据统计,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就有七首诗写到了茶,孔夫子曾说过学诗可以多识草木之名,茶在《诗经》里,就是作为众多植物中的一种出现的。

真正就茶咏茶,而不是顺带言及茶者的茶诗,始见于魏晋南北朝,全盛于唐,此后宋朝达到第二个辉煌巅峰,元明清民国以至于今,都代有佳作,茶诗总量不可胜数。 在茶诗中最著名的可能是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此诗甚美,不过,它也是最多被误解误读的,当代不少人在书中文中写到它,都认为是在夸西江水好。然而,用中学生分析课文的路数来解读,会发现此诗的主题其实并不是赞美西江水,而是最后落在了竟陵城上。

而这样一来,它就好象与茶或用来泡茶的水没什么关系了,只不过是茶圣的诗而已。有学者考证说此诗是陆羽悼念他故乡师傅之作,我觉得这一解释还合理一些。

不过,中国古诗素来讲“诗无达诂”,没有必要太较真。茶在唐宋即已普及,茶文化的繁荣是在诗文巨匠们的直接参与支持下才出现的。

从李白到苏轼,很多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大诗人,都留下了茶诗作品。 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与宗教特别是佛家有不解之缘,因此茶诗中往往有禅味。

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就是极好的例子:“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闲情逸趣最宜入诗白居易的《两碗茶》写得好:“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读此诗,我们发现唐朝的日常生活习惯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的苏东坡写了大量茶诗,在他的词作中也多有咏茶佳句,如“且将新火试新茶”。高产的诗人陆游茶诗也不少,他的“晴窗细乳戏分茶”是广被称引的名句。

中男茶诗是传统文化宝藏,编选古代茶诗选,也就成为近些年不少出版社的选题。 据我在坊间所见,这类读本,销路都很好,因为茶诗本身是闲来消遣的极好文字,颇堪品味。

套用黄庭坚的《茶词》名句,是“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自打白话诗出现后,似乎茶与诗的血脉关系一下子就断绝了。

也许是我孤陋,但是确实没读到过能称得上是诗的白话茶诗,倒是相当多的现代当代诗人留下了用旧体诗写茶的佳句,比如周作人的“请到寒舍喝苦茶”,毛泽东的“饮茶粤海未能忘”等等。 当代人的茶诗,可作经典来读的是赵朴初的“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斯人斯作,的确是茶禅一味的最好注解。 2、茶诗妙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选自《金瓶梅》) 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2.求中外古人关于忠贞的爱情的诗句自述、创作均可

有关爱情的诗句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上邪(汉)乐府民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子夜四时歌《南朝乐府民歌》秋风入窗里,罗账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华山畿《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折杨柳歌辞《北朝乐府民歌》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

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子夜吴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欲不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闺情(唐)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江南行(唐)张潮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江南曲(唐)于鹄偶向江边采白菽,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江南曲(唐)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望夫石(唐)王建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竹枝词(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唐)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梦江南(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馀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思帝乡(唐)韦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寄人(唐)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江陵愁望有寄(唐)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江南行(唐)张潮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江南曲(唐)于鹄偶向江边采白菽,还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江南曲(唐)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望夫石(唐)王建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竹枝词(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唐)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梦江南(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馀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思帝乡(唐)韦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寄人(唐)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江陵愁望有寄(唐)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相见欢(五代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相思怨(李冶)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卜算子答施(宋)乐婉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拼了终难拼。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生查子(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武陵春(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丑奴儿(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不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长相思(宋)林逋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能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诗句,吃茶

3.空持百千偈 不如吃茶去.出自哪里

赵朴初的五字禅言“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意思:豪饮七大碗玉液琼浆固然滋味无穷,但比不上品一小壶香茗的真情趣。拥有千百条高僧的偈语又如何?参尽枯禅皆不是,还不如放下一切,喝壶茶去。

表达一种恬静悠闲的处事态度。

同时吃茶去是赵州禅师的一则著名的公案,这个津津乐道的美谈始于赵州柏林禅寺的从谂禅师。

扩展资料:

典故:

1000多年以前,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

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对“吃茶去”这三个字历来也是见仁见智的,这三字禅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也从而奠定了赵州柏林禅寺是“禅茶一味”的故乡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吟茶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吃茶去

不如吃茶去有关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