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谓身的诗词(806首)

381 《发广州》 宋·苏轼

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
三杯软饱后,(浙人谓饮酒为软饱。
)一枕黑甜余。
(俗谓睡为黑甜。
)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
天涯未觉远,处处各樵渔。

382 《次韵水官诗?并引原收有老泉水官诗,今删?》 宋·苏轼

净因大觉琏师,以阎立本画水官遗编礼公。
公既报之以诗,谓某:汝亦作。
某顿首再拜次韵,仍录二诗为一卷以献。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383 《李氏园(李茂贞园也,今为王氏所有·)》 宋·苏轼

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
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
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
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

384 《次韵张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别》 宋·苏轼

玉堂给札气如云,初喜湘累复佩银。
樊口凄凉已陈迹,(昔与张同游武昌樊口,来诗中及之。
)班心突兀见长身。
(台吏谓御史立处为班心。
)江湖前日真成梦,鄠杜他年恐卜邻。
此去若容陪坐啸,故应客主尽诗人。

385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宋·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386 《和陶归去来兮辞》 宋·苏轼

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
卧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迹泥蟠而愈深,时电往而莫追。
怀西南之归路,梦良是而觉非。

387 《其二赠写御容妙善师》 宋·苏轼

茫茫清泗遶孤岑,归路相将得暂临。
试著芒鞋穿荦确,更然松炬照幽深。
纵令司马能鑱石,奈有中郎解摸金。
强写苍崖留岁月,他年谁识此时心。

388 《代书答梁先》 宋·苏轼

此身与世真悠悠,苍颜华发谁汝留。
强名太守古徐州,忘归不如楚沐猴。
鲁人岂独不知丘,蹸藉夫子无罪尤。
异哉梁子清而修,不远千里従我游。

389 《秦少游梦发殡而葬之者云是刘发之柩是岁发首》 宋·苏轼

君看三代士执雉,本以杀身为小补。
居官死职战死绥,梦尸得官真古语。
五行胜己斯为官,官如草木吾如土。
仕而未禄犹宾客,待以纯臣盖非古。

390 《游净居寺(并叙)》 宋·苏轼

净居寺,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
寺僧居仁为余言:齐天保中,僧思惠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
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
遂留结庵。

391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

392 《松》 宋·王安石

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
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
我移两松苦不早,岂望见渠身合抱。
但怜众木总漂摇,颜色青青终自保。

393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 宋·王安石

谁谓九华远,吾身未尝檐。
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
忆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
光洁写一镜,回环两堤奁。

394 《同昌叔赋雁奴》 宋·王安石

雁雁无定栖,随阳以南北。
嗟哉此为奴,至性能恳恻。
人将伺其殆,奴辄告之亟。
举群寤而飞,机巧无所得。

395 《次叶致远韵》 宋·王安石

生涯聊占水中洲,岂即乘桴逐圣丘。
身与凫飞仍雁集,心能茅靡亦波流。
由来杞梓常先伐,谁谓菰蒲可久留。
乘兴吾庐知未厌,故移修竹拟延驺。

396 《寄曾子固》 宋·王安石

吾少莫与何,爱我君为最。
君名高山岳,嵑乐嵩与泰。
低心收憃友,似不让尘境。
又如沧江水,不逆沟畎浍。

397 《酬王督贤良松泉二诗其一·松》 宋·王安石

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
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
我移两松苦不早,岂望见渠身合抱。
但怜众木总漂摇,颜色青青终自保。

398 《吾心》 宋·王安石

吾心童稚时,不见一物好。
意言有妙理,独恨知不早。
初闻守善死,颇复吝肝脑。
中稍历艰危,悟身非所保。
犹然谓俗学,有指当穷讨。
晚知童稚心,自足可忘老。

399 《食黍行》 宋·王安石

周公兄弟相杀戮,李斯父子夷三族。
富贵常多患祸婴,贫贱亦复难为情。
身随衣食南与北,至亲安能常在侧。
谓言黍熟同一炊,欻见陇上黄离离。
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

400 《客自邵武来言王野使君平寇》 宋·戴复古

太守自监军,片胆大如身。
立马斩数贼,犒军捐万缗。
威行千里外,手活一城民。
孰谓书生怯,书生中有人。

* 关于谓身的诗词 描写谓身的诗词 带有谓身的诗词 包含谓身的古诗词(8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