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人的诗词(1196首)

281 《赠程山人》 宋·方回

青囊遗论究几深,屋宅为阳墓宅阴。
元出易中后天卦,更凭心上指南针。
故知形胜从来有,难必荣华此处寻。
周洛秦函倏兴废,岂虞山水唤之今。

282 《送翟山人》 宋·宋无

圣代容高尚,山林隐去休。
方知尧舜日,亦自有巢由。

283 《赠高山人德充》 宋·曾丰

浑沌包元气,支离入九流。
阴阳从此有,源委问谁求。
眼法穷山脉,囊经挂杖头。
卜吾新筑处,相伴得沙鸥。

284 《逸人歌赠李山人》 唐·张楚金

上有尧兮下有由,眠松阳兮漱颍流。
其貌古,其心幽,浩歌一曲兮林壑秋。
道险可惊兮人莫用,乐天知命兮守岩洞。
时击磬兮嗟鸣凤,吾欲知往古之不可追,自悠悠于凡梦。

285 《寄弄月溪吴山人》 唐·李白

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
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
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
高踪邈难追,可与古人比。
清扬杳莫睹,白云空望美。
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

286 《酬秦山人赠别二首》 唐·皎然

知君高隐占贤星,卷叶时时注佛经。
姓被名公题旧里,诗将丽句号新亭。
来观新月依清室,欲漱香泉护触瓶。

287 《三月三日期黄许二山人游览不至因寄》 明·张羽

曜灵无停机,四序互相更。
唯有暮春节,在昔重其名。
姬旦城洛邑,多士方来并。
羽觞随流波,逸语存遗声。

288 《李山人所居》 宋·申屠月岩

竹满园林水满池,旋栽黄菊补疏篱。
白云遮断红尘路,人是人非总不知。

289 《题回山人画像》 宋·薛昂

道骨仙风一伟人,相逢东老最情亲。
榴皮幻皮人间世,藤叶牢龙物外身。
璚蚁满壶方丈晓,青蛇衔袖洞庭春。
高名不配垂千古,笑指西邻几劫尘。

290 《次韵何符山人二首》 宋·陈造

门下轩裳不转头,何人皮底著阳秋。
独烦客子冲泥屐,屡到衰翁听雨楼。
从昔诗声追正始,即今宾友验宣州。
清篇快读强人意,未觉京尘厌薄游。

291 《过南邻朱山人水亭》 唐·杜甫

相近竹参差,相过人不知。
幽花欹满树,小水细通池。
归客村非远,残樽席更移。
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随。

292 《过山人所居因寄诸遗补》 唐·钱起

空谷春云满,愚公晦迹深。
一随玄豹隐,几换绿萝阴。
绝径人稀到,芳荪我独寻。
厨烟住峭壁,酒气出重林。
蝴蝶晴还舞,黄鹂晚暂吟。
所思青琐客,瑶草寄幽心。

293 《赠韦山人》 唐·耿湋

失意成逋客,终年独掩扉。
无机狎鸥惯,多病见人稀。
流水知行药,孤云伴采薇。
空斋莫闲笑,心事与时违。

婉约写人

294 《哭麹山人(一作耿湋诗)》 唐·司空曙

忆昔秋风起,君曾叹逐臣。
何言芳草日,自作九泉人。

295 《题崔山人草堂》 唐·权德舆

竹径茆堂接洞天,闲时麈尾濑春泉。
世人车马不知处,时有归云到枕边。

296 《同白二十二赠王山人》 唐·刘禹锡

爱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时无事身。
古老相传见来久,岁年虽变貌常新。
飞章上达三清路,受箓平交五岳神。
笑听咚咚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

297 《同白二十二赠王山人》 唐·刘禹锡

爱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时无事身。
古老相传见来久,岁年虽变貌常新。
飞章上达三清路,受箓平交五岳神。
笑听咚咚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

298 《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 唐·孟郊

夫子说天地,若与灵龟言。
幽幽人不知,一一予所敦。
秋月吐白夜,凉风韵清源。
旁通忽已远,神感寂不喧。
一悟袪万结,夕怀倾朝烦。
旅輈无停波,别马嘶去辕。
殷勤荒草士,会有知己论。

299 《胡山人归王屋,因有赠》 唐·张籍

转转无成到白头,人间举眼尽堪愁。
此生已是蹉跎去,每事应从卤莽休。
虽作闲官少拘束,难逢胜景可淹留。
君归与访移家处,若个峰头最较幽。

山水景点

300 《寄朱、阚二山人》 唐·张籍

为个朝章束此身,眼看东路去无因。
历阳旧客今应少,转忆邻家二老人。

* 关于山人的诗词 描写山人的诗词 带有山人的诗词 包含山人的古诗词(11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