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觉的诗词(746首)

41 《夜听竹间雨声》 宋·陆游

解酲不用酒,听雨神自清;治疾不用药,听雨体自轻。
我居万竹间,萧瑟送此声。
焚香倚蒲团,袖手坐三更。
人古不自觉,忿欲投隙生。
起歃檐间雨,更与此君盟。

42 《梦宴客大楼上命笔作诗既觉续成之》 宋·陆游

表里江山亦乐哉!华缨满座敌邹枚。
歌从郢客楼中听,猎向樊姬墓上回。
梅蕊香清篸宝髻,熊蹯味美按新醅。
眼边历历兴亡事,欲赋章华恐过哀。

43 《腊夜普明寺睡觉》 宋·杨万里

作腊聊村酒,依人只短檠。
略无更可数,听到雨无声。
犬吠知何苦,鸡寒肯更鸣。
生来眠不足,老去梦难成。

44 《夜寒独觉》 宋·杨万里

儿啼惊觉梦中身,恰则华胥政问津。
脚到五更偏作冷,老来万事不如人。
若无窗月谁相伴,听尽鸡声不肯晨。
尚有布衾寒似铁,无衾似铁始言贫。

45 《病甚梦召至帝所获宥觉而顿愈遂赋》 宋·文天祥

卧听风雷叱,天官赦小臣。
平生无害物,不死复为人。
道德门庭远,君亲念虑新。
自怜蝼蚁辈,岂意动苍旻。

46 《昨夜月中一睡殊有秋色觉书所见戏呈道孚》 宋·张耒

幽人息遥夜,四听市声寂。
月华清可掬,天色绀欲滴。
候虫先知秋,微响出阴壁。
精荧高露湿,断续残河白。

47 《觉范师种竹颂》 宋·黄庭坚

往在江南住竹山,道人两岁三来访。
听风听雨看成龙,牛羊折角入朝饷。
简州城东刮地寒,手种檀栾三两竿。
竹成要作无孔笛,若有灵龟一任钻。

48 《明叔惠示二颂云见七佛偈似有警觉乃是向道之》 宋·黄庭坚

山川围燕坐,日月转庭隅。
般若心常是,如来卧起俱。
多闻成外道,只守即凡夫。
欲听虚空鼓,须弥作鼓桴。

49 《听秋轩》 元·王冕

人世红尘高没马,老禅方丈足清幽。
入门便觉气侯别,历耳似知天地秋。
不羡书生能作赋,却怜游子太多愁。
夜来树影飘零尽,明月无端生屋头。

50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宋·司马光

坐曹据案心目疲,出门上马行何之。
阙然久不见这美,率意共往初无期。
正逢揽辔欲有适,为我却解连环羁。
闲轩适足容数客,夏木初繁有佳色。

51 《端门听赦咏雪》 宋·陈与义

云叶垂鸡竿,雪花眩鸾旗。
一天丰年意,飘入万寿卮。
茫茫玉妃班,影乱千官仪。
也知楼头喜,舞态方自持。

52 《听赵琴士鸣弦》 宋·白玉蟾

我寻屏迹到猿啼,云满山前花满溪。
高峰壁立七十二,风生两腋天可梯。
炼师两鬓东风黑,绀天不流月光白。
檐牙咬雨昨已晴,松幄张空夜瑟瑟。

53 《听琴》 宋·邵雍

琴宜入夜听,别起一般清。
才觉哀猿绝,还闻离凤鸣。
青山无限好,白发不须惊。
会取坐忘意,方知太古情。

54 《送僧觉归上饶》 宋·毛滂

上士垂暮年,不受烦恼攻。
欲修沙门果,坐怪须发空。
言有摩尼珠,自照迷妄踪。
当来滞碍心,如以巨物舂。

55 《曾郎元矩见过逾月听其言久而不厌追感平昔为》 宋·苏辙

胄子相从得佳婿,掖垣同直喜良朋。
交情不意隔生死,世事休论有废兴。
宿草芊锦泪入土,故琴牢落恨填膺。
远来似觉清谈胜,试问传家今几灯。

56 《追和元微之春馀遗兴示王觉民》 宋·王之道

物态有荣悴,时令互消长。
堕身名利场,鱼鸟在罗纲,岂无金屈卮,听此石方乡。
残花日晴阴,落絮风下上。

57 《听蛙》 明·刘基

绕舍荒池底且,蛰蛙齐候鸣雷社。
已知地气上如炊,更觉石泉流若泻。
举头玉烛焕阳明,?曷足汗泥悲土苴。
半夜条风入绮窗,清晨细雨霏檐瓦。

58 《送觉华岩归中岩》 宋·李流谦

世路翻巨浪,是身如孤舟。
黑风半夜来,掀簸卒未休。
谁能汹涌间,轻飞逐浮鸥。
稽首大导师,觉海名善泅。

59 《听筝》 宋·姜特立

鶢鶋设钟鼓,固已非所乐。
我今对秦筝,听之亦藐藐。
老人难遣日,藉此慰牢落。
此意只有知,勿令儿辈觉。

60 《听雨轩四首》 宋·李洪

天寒病鸭守冰池,折苇枯荷霰雪飞。
不觉哦诗成独立,南枝的皪露春机。

* 关于听觉的诗词 描写听觉的诗词 带有听觉的诗词 包含听觉的古诗词(7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