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卓瓮间图》 郑思肖

宋代   郑思肖
醉玉颓来欲化仙,一洼和气蔼芳妍。
终宵自向华胥去,吏部何曾瓮下眠。

作者简介(郑思肖)

郑思肖头像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毕卓瓮间图》郑思肖 翻译、赏析和诗意

《毕卓瓮间图》是宋代郑思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醉玉颓来欲化仙,
一洼和气蔼芳妍。
终宵自向华胥去,
吏部何曾瓮下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仙境和超然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诗中通过描写一个在瓮间酣醉的人物,展现了一种对超凡境界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官僚体制的批评。

赏析:
诗的开头写道:“醉玉颓来欲化仙”,这句话描绘了一个人因为酒而陶醉,心思沉浸在追求仙境的幻想中。玉是古代文人崇尚的美好象征,颓来意味着身心疲倦,而欲化仙则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追求。

接下来的一句“一洼和气蔼芳妍”,描绘了瓮间的环境。这里的“一洼”指的是瓮中的液体,通过使用“和气”、“蔼”和“芳妍”等形容词,传达了一种温暖、宜人和芬芳的氛围。这种描写与前一句的对比,突出了人与环境的鲜明对比。

接下来两句“终宵自向华胥去,吏部何曾瓮下眠”,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华胥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境,通过“终宵自向华胥去”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超然境界的追求,希望能摆脱现实的束缚。而“吏部何曾瓮下眠”则是对官僚体制的批评。吏部是指官僚机构,瓮下眠则暗指官僚限制下的压抑和局限。

整首诗以短小精悍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对瓮间和华胥的对比,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官僚体制的批评。

《毕卓瓮间图》郑思肖 拼音读音参考

bì zhuō wèng jiān tú
毕卓瓮间图

zuì yù tuí lái yù huà xiān, yī wā hé qì ǎi fāng yán.
醉玉颓来欲化仙,一洼和气蔼芳妍。
zhōng xiāo zì xiàng huá xū qù, lì bù hé zēng wèng xià mián.
终宵自向华胥去,吏部何曾瓮下眠。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