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高》 王昌龄

唐代   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作者简介(王昌龄)

王昌龄头像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九日登高》王昌龄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九日登高》

青山远近带皇州,
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
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
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
何曾得见此风流。

译文:
青山遥近携皇州,
秋霁饱览北楼游。
雨停亭皋仙菊嫩,
霜飞天苑皇家梨熟。
插上茱萸花寓寿,(注:茱萸是象征长寿的植物)
佩戴翡翠横钗忧愁。
虽经有人谈陶潜篱下醉,
哪儿有幸见此风流。

诗意和赏析:
《九日登高》是王昌龄的作品,通过描绘九月初九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整首诗以青山、霁景、雨、霜、茱萸、翡翠、陶潜等意象为线索,将大自然和人文风情巧妙地结合起来,抒发了诗人对美丽景色的赞叹和对时光的思考。

首句“青山远近带皇州”,将远处的青山和皇城融为一体,形容了皇城的壮丽和高远之势。第二句“霁景重阳上北楼”,描绘了秋天的晴朗景色,突出了登高的乐趣和对山水的享受。

接着,诗人描绘了九月的特色——秋雨和霜。雨歇之后,“亭皋仙菊润”,仙菊滋润欲滴,秋雨给大地带来了生机。而天苑的梨树已经结满了果实,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

中间两句“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描绘了女子佩戴茱萸和翡翠饰品的情景。茱萸象征长寿,翡翠饰品则代表女子的美丽。然而,这两句也流露出一种忧愁情绪,似乎是因为美丽和时光的匆匆流逝而感到忧伤。

最后两句“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诗人借陶渊明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无缘见到如此美丽景象的遗憾之情。陶潜篱下的醉酒画面象征了自在和放松,也暗示了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而诗人自己却未能享受到此种逍遥和风流,因而产生了深深的遗憾之感。

整首诗流畅而有节奏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和人生时光的独特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

《九日登高》王昌龄 拼音读音参考

jiǔ rì dēng gāo
九日登高

qīng shān yuǎn jìn dài huáng zhōu, jì jǐng chóng yáng shàng běi lóu.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yǔ xiē tíng gāo xiān jú rùn,
雨歇亭皋仙菊润,
shuāng fēi tiān yuàn yù lí qiū.
霜飞天苑御梨秋。
zhū yú chā bìn huā yí shòu, fěi cuì héng chāi wǔ zuò chóu.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mán shuō táo qián lí xià zuì, hé zēng dé jiàn cǐ fēng liú.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