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亭》 韩偓

唐代   韩偓
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
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
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
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蒨.
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
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遍。

作者简介(韩偓)

韩偓头像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南亭》韩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南亭》是唐代韩偓所作的一首诗。诗人常常在南亭中游玩,南亭宛如僧院般宁静。人们的声音渐渐消失,只能听到鸟儿深处的啼声。松树稀疏,石头棱角分明,山光倒映在溪水中。堤岸上的蔓藤垂下,小岛上的花朵娇小而娇媚。行走时,佩戴隐士的帽子,躺下时,读着前贤的传记。当感到更多的兴趣时,拿起琴弹奏一曲。

诗词中文译文为:

每日在南亭,
南亭似僧院。
人语静先闻,
鸟啼深不见。
松瘦石棱棱,
山光溪淀淀。
堑蔓坠长茸,
岛花垂小蒨。
行簪隐士冠,
卧读先贤传。
更有兴来时,
取琴弹一遍。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南亭中的宁静感受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诗人借助南亭这一地方的美景,表现了自己的心灵寄托和思考。通过对细微之处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与思考。南亭宁静美丽,使得诗人得以与自然共鸣,感受到一种清净和静谧的境地。这些景物的描写同时又流露出作者的隐士情怀和对古人学问的推崇。整首诗意境和谐,展现了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唤起读者对于平静和自我反省的思考。

总的来说,《南亭》是一首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和隐士生活的感悟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充满了宁静和自省的氛围,读之使人沉浸其中,感受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平静。

《南亭》韩偓 拼音读音参考

nán tíng
南亭

měi rì zài nán tíng, nán tíng shì sēng yuàn.
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
rén yǔ jìng xiān wén, niǎo tí shēn bú jiàn.
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
sōng shòu shí léng léng, shān guāng xī diàn diàn.
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
qiàn màn zhuì zhǎng rōng, dǎo huā chuí xiǎo qiàn.
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蒨.
xíng zān yǐn shì guān, wò dú xiān xián chuán.
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
gèng yǒu xìng lái shí, qǔ qín dàn yī biàn.
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遍。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