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帝陵》 罗隐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作者简介(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炀帝陵》罗隐 翻译、赏析和诗意
炀帝陵
入郭登桥出郭船,
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
只博雷塘数亩田。
中文译文:
进入郭城登上桥,乘船离开郭城,
红楼日复一日,柳树年复一年。
君王忍心舍弃平定陈业,
只是争取雷塘几亩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描述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离开郭城的情景。他登上桥,乘船离开,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红楼日复一日,柳树年复一年,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与离别的场景有关。
接下来的两句诗,则传达了一种抱憾和无奈之情。君王忍心舍弃了平定陈业,只是为了争取雷塘几亩田。这里的君王指的是唐玄宗,将自己大权让给了杨贵妃等人,并不顾国事,只追求个人私利。这种做法让诗人感到失望和无奈。雷塘是一个小而狭窄的地方,与君王的身份和权势相比,微不足道。诗人用此来比喻君王的追求是狭隘和低俗的,无法与长远的国家利益相提并论。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抱怨君王的行为,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无奈之情。这种离愁别绪的抒发,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多愁善感和对时代荣兴衰落的思考。
《炀帝陵》罗隐 拼音读音参考
yáng dì líng
炀帝陵
rù guō dēng qiáo chū guō chuán, hóng lóu rì rì liǔ nián nián.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jūn wáng rěn bǎ píng chén yè, zhǐ bó léi táng shù mǔ tián.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