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方干

唐代   方干
散拙亦自遂,粗将猿鸟同。
飞泉高泻月,独树迥含风。
果落盘盂上,云生箧笥中。
未甘明圣日,终作钓渔翁。

作者简介(方干)

方干头像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山中》方干 翻译、赏析和诗意

《山中》
散拙亦自遂,粗将猿鸟同。
飞泉高泻月,独树迥含风。
果落盘盂上,云生箧笥中。
未甘明圣日,终作钓渔翁。

中文译文:
追求自由自在,我与猿鸟为伍。
高泉水喷涌,孤树中吹着风。
果实洒落盘盂上,云朵从箧笥中生。
我不愿安于明圣之日,最终成为一个钓渔之翁。

诗意:
《山中》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诗人反复强调了在山中散拙自在的生活态度,与猿鸟为伍,和自然环境同流合污。飞泉高升,独特的喷泉景象给人以自由奔放之感。孤立的树木中传来的风声,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果实落在碗盘上,云朵从箱篓中升起,都展现出山中一份简朴而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坦然接受了这种生活状态,不愿甘心成为君王般的明君,最终选择成为一个过钓渔之生活的普通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宁静、自由的向往,并通过与猿鸟的相互依存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强调了他对纯朴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高高升起的泉水与孤独的树木相对照,突显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同时,作者对于朝廷生活的明圣之日不甘心,最终选择了以钓渔翁的方式生活,表达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简洁明快,感觉自然,意境清新。通过诗中的描写,使人产生宁静、闲适、舒心的感受。

《山中》方干 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山中

sàn zhuō yì zì suì, cū jiāng yuán niǎo tóng.
散拙亦自遂,粗将猿鸟同。
fēi quán gāo xiè yuè, dú shù jiǒng hán fēng.
飞泉高泻月,独树迥含风。
guǒ luò pán yú shàng, yún shēng qiè sì zhōng.
果落盘盂上,云生箧笥中。
wèi gān míng shèng rì, zhōng zuò diào yú wēng.
未甘明圣日,终作钓渔翁。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