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夕三首》 王镃
朱门正役风车苦,不识山中有此凉。
作者简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暑夕三首》王镃 翻译、赏析和诗意
《暑夕三首》是宋代诗人王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头作枕云边睡一场,
泉水洞穴长满绿苔花。
朱门之内,人们被炎热的夏风所困扰,
却不知山中竟有如此凉爽。
诗意:
这首诗词以夏日黄昏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山间幽静凉爽的景象。作者以枕石为喻,描述自己躺在云边的地方,享受清凉的夜晚。泉水洞穴中覆盖着苔藓和花朵,散发出宜人的松香。与此同时,诗中也暗示了朱门之内的人们无法体验到这份凉爽与惬意。
赏析:
《暑夕三首》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夏日的凉爽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山中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朝堂繁忙生活的反思。诗中以对比手法将山中的清凉与城中的炎热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述枕石、云边、藓花和泉洞,诗人创造了一种宁静、凉爽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清新宜人的夏夜氛围。同时,诗人选择了简练明了的表达方式,使整首诗词简洁而又生动。通过这种简洁的语言,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引起读者对城市喧嚣和繁忙生活方式的反思。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凉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批判了朝堂繁忙和辛劳的生活。它既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又通过对比突出了城市生活的不足。整首诗词简洁明快,意境清新,给人以愉悦和清凉之感,同时也带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思考。
《暑夕三首》王镃 拼音读音参考
shǔ xī sān shǒu
暑夕三首
zhěn shí yún biān shuì yī chǎng, xiǎn huā quán dòng bì sōng xiāng.
枕石云边睡一场,藓花泉洞碧松香。
zhū mén zhèng yì fēng chē kǔ, bù shí shān zhōng yǒu cǐ liáng.
朱门正役风车苦,不识山中有此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