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江畔》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寒食江畔》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寒食江畔》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草香沙暖水云晴,
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
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沈吟立,
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
下邽明日是清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食节的江畔所见所感。诗人感叹着暖和的春天,如草地散发着芳香,沙滩温暖,水面上云彩晴朗。这美丽的景色让人回忆起昔日在京城的美好时光。然而,诗人却觉得这种春天的气息不适合他今天病重的心情。他站在莺鸟鸣叫的树下,沉思着,然后继续他的旅途。突然,他看到一朵紫色的桐花,不禁感到忧伤,因为明天就是清明节,这个与逝去的亲人有关的节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如草香、沙暖、水云晴,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活力。诗人回忆起往日在帝京的快乐时光,与此同时,他的病重使他不能真正享受眼前的美景。莺鸟的歌声和紫桐花的怅望给诗人带来了伤感情绪,清明节的临近也让他思念逝去的亲人。整首诗通过春景的描写和诗人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对逝去时光和亲人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体验相结合。它展示了诗人对美景的敏感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逝去亲人的悼念和对清明节的重视。

《寒食江畔》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hán shí jiāng pàn
寒食江畔

cǎo xiāng shā nuǎn shuǐ yún qíng, fēng jǐng lìng rén yì dì jīng.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hái shì wǎng nián chūn qì wèi,
还似往年春气味,
bù yí jīn rì bìng xīn qíng.
不宜今日病心情。
wén yīng shù xià shěn yín lì, xìn mǎ jiāng tóu qǔ cì xíng.
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hū jiàn zǐ tóng huā chàng wàng, xià guī míng rì shì qīng míng.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