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凉夜》 白居易
坐愁树叶落,中庭明月多。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前庭凉夜》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前庭凉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庭夜凉风幌摇,露湿簟席似玉石晶莹。坐在这里,我愁绪如同树叶凋零,而中庭明月则多得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凉爽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忧愁。他坐在前庭,感受着微风轻拂风幌的摇摆,地上的簟席被露水浸湿,闪烁着如同玉石般的清亮光芒。诗人沉浸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中,却心生愁绪,感叹时光的流逝和自身的孤独。然而,诗人抬头仰望中庭,却发现那里的明亮月光洒满了整个庭院,给他带来了一丝安慰和希望。
赏析:
《前庭凉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运用,展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中的"露簟色似玉,风幌影如波"通过对簟席和风幌的形容,营造了清凉、晶莹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夜晚的清新和宁静。而"坐愁树叶落,中庭明月多"则通过对树叶凋零和明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安慰的渴望。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将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给人以一种深深的思索与共鸣。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运用细腻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读者在诗歌中感受到内心情感的波动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以简洁、深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展示了白居易独特的诗歌才华。
《前庭凉夜》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qián tíng liáng yè
前庭凉夜
lù diàn sè shì yù, fēng huǎng yǐng rú bō.
露簟色似玉,风幌影如波。
zuò chóu shù yè luò, zhōng tíng míng yuè duō.
坐愁树叶落,中庭明月多。